第152章 与祥顺楼的新合作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余采薇在心里预估了一会,沉默须臾才给出价格:“类似于桌上的汤底,一斤底料可做三锅,按斤卖四十文一斤,芝麻酱六十文一斤。”
    裴齐眉头微蹙:“芝麻酱贵点我能理解,毕竟芝麻的价格一斤也要二十多文钱,就是古董羹的汤料太高,我们也要总结成本,余夫人之前与祥顺楼做生意都是薄利多销,为何这次要价这般高?”
    余采薇解释:“裴少东家即便不能全部吃出古董羹里的配料,也能品尝出一二来,里面不止有猪油就可以,还有鸡,猪棒骨,酒,白糖,和一些药材,大料,其中还有一味世面上买不到的辣椒,虽和茱萸很像,但底料里是不可缺的,制作成本摆在这里,委实便宜不得。”
    裴齐身后的唐掌柜嘀咕着说:“按照这一桌的成本不算酒水,得一钱银子,我们要赚钱,古董锅定价要一百四十文往上。”
    余采薇一边涮着菜一边接口说:“古董羹里什么都能涮,为何不单独出一个菜单呢?”
    裴齐问:“何意?”
    余采薇把现代的火锅菜单讲解给他们听:“意思就是专门做一个古董羹菜单,标明汤底多少钱,每一份菜多少钱,一份小蘸料多少钱,要吃什么,全凭食客自己点。我给的汤底直接放进锅里加水即可,杂七杂八成本一锅算十五,你定二十文,蔬菜便宜,很多都是一两文钱,你定个三到五文,肉类一份按半斤或者几两来,你按一斤来收费,加上酒水,或者食客在点些别的熟菜,价格都是明朗的,食客花多少钱也没话说,这般可还赚钱?”
    这种方式和余采薇做的菜一样,都很新颖,且可行。
    裴齐和余采薇越接触,越是发现她非同一般。
    言谈举止,拿捏得体,端的一身从容不迫之气,绝对不是乡野中没有见过世面的妇人。
    她的见识和眼界,便是世家大族里精心培养出来的女子也不一定比得上。
    可唐掌柜调查过余采薇,这个妇人不管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都生养在乡野之中。
    能这般出色,除了她那个童生父亲,还能是谁在培养?
    可惜,余采薇是一个比他年长十三岁,且生有四子的妇人,当他的母亲都够了。
    若她是待嫁年华,即便是乡野女子,他也能忤逆父亲把人娶回去。
    容貌姣好,蕙质兰心,没有哪个男子会不喜欢。
    裴齐由衷说道:“和余夫人谈生意,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定下来了?”
    裴齐起身拱手,正色道:“还请余夫人尽快送来,实不相瞒,在下得在白石镇祥顺楼做出成绩,若古董羹能挽救祥顺楼冬季里的生意,余夫人可谓帮了在下大忙。”
    “裴少东家做生意干脆,是我的理想合作伙伴,我们共赢,无需客气。”
    能不能做出成绩背后的事情,余采薇管不着。
    她帮裴齐很简单,那就是在帮自己。
    再者与祥顺楼长期做生意能免去不少麻烦,因为本身祥顺楼就有自己的势力。
    她一个无权无势的乡野小民,生意小了没人惦记,但是生意要是做大,没靠山可不行,这一点放在高度文明的现代都适用。
    余采薇陪着一起吃了顿古董羹,把合作事宜和古董羹要怎么做,蘸料怎么调详细说了一遍。
    吃完饭正好杨大郎和杨二郎回来了。
    一头成年的大黑骡子,主家养的不错,毛黑的发亮,四肢健壮有力,雄赳赳气昂昂的,后座平车也已经套上了。
    余采薇上前摸了摸黑骡子:“你们两眼光不错,骡子的品相甚好。”
    杨大郎说:“这头骡子才五岁,十七两银子,牲畜市场的掌柜送了平车,也不算是太贵了。”
    余采薇点点头:“正好我们去菜市场买猪板油和鸡,还有白糖,盐,芝麻啥的。”
    杨二郎说:“这些东西家里不是都有吗?”
    余采薇往菜市场边走边说:“我和裴少东家新谈了一笔买卖,需要的材料有点多,光是猪板油就要买不少,镇上看得到的都拿下,还有鸡,家里本来做鸡精就需要,有多少也全部买下来,不够的话明天你们两个明天还得去青水镇买。”
    杨二郎听说有新的生意,心情好了不少,跟上余采薇问:“需要这么多东西?娘,你又在祥顺楼做啥好吃的了?”
    “做了古董羹,以后我们卖底料给祥顺楼。”
    “古董羹是啥?”
    “古董羹就是......”
    镇上一共有两个大菜市场,鸡买了三十一只,全是活的,得回去自己杀,挑的是老母鸡。
    猪板油才买了七十多斤,这个时代的猪没有现代那么肥,散养居多,运动量大没那么多肥膘,一头成年猪才能有七八斤猪板油,只有家养的猪才能出个十斤左右。
    先买回去做一批出来给祥顺楼用着,如果大批量生产,还得想别的办法去弄猪板油。
    干香菇也重新买了不少,主要是用来做鸡精。
    还有其它的配料和芝麻。
    这几天余采薇要忙了。
    从菜市场出来,平车上已经堆放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布袋。
    余采薇转而又去了布庄,打算挑选一些布料,回去让杨三姐和林燕儿给家人做袄子。
    考虑到苏清慈,余采薇特地去了苏氏布庄,看看能不能打听到苏大年有没有回来。
    苏氏布庄是白石镇少有的大门店,一排店铺,唯独苏氏布庄是五家店铺打通连在一起的,相当阔气。
    铺子里摆放的货架整整齐齐,布料种类繁多,五颜六色的,可谓琳琅满目。
    家里暂时不那么着急用钱,买布料余采薇也舍得了,棉麻布已经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女管事见余采薇看的都是缎子货,很是热情的上前:“夫人可有心仪的面料?我可以给你介绍介绍,我们苏氏布庄啥料子都有,质量更是没的说,包您满意。”
    余采薇说:“你给我介绍些适合做袄子的缎子,颜色我自己选,你只需要介绍些质量好的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