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余采薇听说赵秀赚了钱,心里也很高兴:“能赚钱就好。”
    林山感激的看向余采薇:“说来还要感谢亲家给我们支的招,换我们两口子咋都想不出来这样赚钱方式的。还有我们家用的槽头肉,都是亲家在马黑子那边杀猪留下的,节省了不少钱,以后亲家吃包子馒头别自家蒸了,就来村头拿。”
    余采薇自然是不会吃的,槽头肉含有较多淋巴组织,摄入病原微生物易滞留在此处,食用后可能对身体产生危害。
    在现代卖槽头肉是违法的,但这个时代并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且能吃得上槽头肉就不错了,即便是镇上包子铺,大多也是槽头肉,因为价格便宜了一半!
    大夏五百年内,不可能禁止售卖槽头肉,甚至可能是上千年。
    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需要时间的。
    她即便是说了,也不见得有人听,反而会觉得她赚了几个臭钱,开始胡说八道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或是和镇上那些有钱人一样,嫌弃猪肉是贱肉。
    其实刚穿越那会她不知道,买过好几次镇上的包子,和马黑子接触多了才知道槽头肉都去哪里,断然不可能再买来吃。
    余采薇婉拒道:“哪用得着来亲家这里蹭吃食,燕儿的厨艺越发精湛,啥都会做,我现在一顿不吃就难受。”
    赵秀嘿嘿一笑:“那就好那就好,亲家,我们这就去出摊了,你忙哈。”
    “去吧!”
    余采薇想着让二郎和苏清慈去牙行走一遭,买两个丫头回来。
    她没时间打理家务,杨三姐要记账算账,尤其月初要发工钱,忙的不可开交,苏清慈就别指望了,让她管理管理作坊还能行,家务活一点不会干。
    林燕儿再有几个月临盆,不好多劳累,生下孩子后,月子里也要有人伺候,正好现在买丫头回来可以带着调教。
    苏清慈出自大户,家中丫鬟不少,她对这一方面更了解些,带着她去最好。
    还想着回家去叫人,走到作坊就看到杨二郎和苏清慈两口子从山里回来,苏清慈追着杨二郎好像在要什么吃的。
    这丫头彻底融入了乡下生活,少了许多之前的规行矩步,没有那些束缚,活泼开朗多了。
    “二郎,在给我几根嘛,我都没有吃过这个,你不要小气嘛。”
    余采薇上前问:“你们在吃什么?”
    杨二郎把手伸在余采薇面前,上面是一把茅草!!!
    这东西对于苏清慈而言,确实挺稀罕的,她估计看都没看过。
    余采薇也好久没吃过了,脑子满满的童年回忆。
    现代的四月天,春光融融,春风徐徐,草长莺飞,漫步在田间小路,心情怡然。
    河坡沟旁、田埂路边,中间的针状部位欣欣然染上了一抹青色,也叫茅针。
    细细找,轻轻拔,一会就能拔出一大把,吃起来甜甜的,带着少许汁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的就是它了。”
    苏清慈崇拜的看着余采薇:“好诗,原来娘的文采这么好,出口就是绝句啊!”
    余采薇轻笑出声:“我可写不出来这样的诗,是一位叫白居易的大诗人写的。”
    “能做出这种绝句的大诗人,我竟然没读过他的诗,甚至我的夫子都没说过这个人。”
    能读过就怪了!
    余采薇含糊解释说:“文坛有那么多千古名诗绝句出自无名氏,证明有些人并不看重名利。”
    “也是,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看重名利,还有一些女子文采不输男子,却碍于女子无才便是德,困于院中相夫教子。”
    “那清慈呢,可想做一个才女?”
    苏清慈羞涩一笑:“我自愿相夫教子,无关于旁的,只因是......二郎。”
    最后一句,苏清慈的声音很小,不过余采薇和杨二郎听的都很清楚。
    杨二郎附和道:“是,你要当才女,咱们这里也没啥风花雪月让你陶冶情操。”
    苏清慈的羞涩被杨二郎一句话说的荡然无存,狠狠的剜了他一眼。
    杨二郎抿了抿嘴,他说错什么了吗?为啥媳妇的眼神想要刀他?
    余采薇扶额,多情意绵绵的表白啊,她这个儿子是特么钢铁直男,破坏气氛的傻大个吧?
    也只有这个货能干出拔几根茅草,让媳妇跟在后头小跑追着要的事情!
    余采薇言归正传:“我有事找你们。”
    杨二郎问:“啥事啊?”
    “你大嫂再有几个月临盆,家务活全要她一个人来,委实辛苦,生了孩子坐月子也要人伺候,所以让你们去镇上牙行走一趟,买两个丫头回来。”
    苏清慈说:“我也有这个打算,还想和娘商量的。”
    余采薇交代:“记得挑人看起来老实本分的。”
    苏清慈很赞同:“娘说的对,要是在整一个石芙蓉,全家都糟心。我建议挑选丫鬟的时候也要挑年纪小点的,太小的也不行,不好干活,最好是十三四岁,能干活,也能培养忠心。”
    余采薇就知道让苏清慈跟着办这件事情是最合适的,她从袖袋里掏出一张五十两银票交给苏清慈:“你看着来便是。”
    苏清慈摆手拒绝:“不用,娘,我们有钱,而且我爹上次来给了我两万两,我也想交给你来周转生意。”
    余采薇拉起苏清慈的手,把银票拍在她的手心,说:“亲家给的那肯定是补嫁妆,你自己保管好,娘不会动儿媳妇嫁妆心思。”
    苏大年突然给苏清慈这么多钱,无非是让她以后傍身用,古代女子的嫁妆都是自己保管,留着傍身,或者留给以后的儿女,婆家动了那是不道德的。
    “我们都是一家人,娘还和我见外吗?”
    她是真心想把钱交给婆母的,作坊酒坊账面上还有多少钱,苏清慈一清二楚,婆母现在需要钱来周转运作。
    “心意娘收到了,但是嫁妆是女子的底气,娘不会要,二郎同样不会。”
    杨二郎点头说:“对,我也不会碰你的嫁妆,你的钱就自己保管好。”
    苏清慈听着心里暖洋洋的:“娘需要用钱周转一定要告诉我,大不了算我借的也成,我们是一家人,不管这笔钱怎么花,我都没二话。”
    余采薇拍了拍苏清慈的肩膀:“好了,娘知道了,快去快回,中午给你们留饭菜。”
    杨二郎说:“别麻烦了,我和清慈在镇上吃了回来,家里有大哥呢,今天我不忙。”
    见杨二郎要走,余采薇又叫住了他:“把你手里的茅草留下!”
    杨二郎回头诧异的看着余采薇:“娘你也这种小孩的东西?”
    余采薇尴尬的干咳两声:“我拿点回去给你大嫂吃。”
    “大嫂想吃不会让大哥去弄啊?”
    苏清慈一把夺过杨二郎手里的茅草,交给余采薇后,拉着杨二郎就走,嘴里小声说道:“你这个没有眼力见的,明显就是娘想吃嘛。”
    “可娘都多大岁数了?”
    “要你管呢,谁规定大人就不能吃......茅......茅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