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林招弟风光回村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余采薇有点后悔多说一句让杨二郎把茅草留下了,会不会有失她做为一个母亲的光辉形象来着?
    目送小两口子驾骡车离开,余采薇转身去山楂树林里转了转。
    碗口粗的十几年老树,种下就活,已经展现出一抹娇嫩的绿色,但是五六月份想看到一片白色花朵般的海洋,香飘满园肯定不可能,即便养护的再好,也得等明年才能开花结果,就这还是因为十几年老树,小树的话,得三年以上。
    之前种树时留下了七个五十多岁的村里老人,主要是让他们负责挖水渠和打理果园,等水渠挖好,后面的活不会太累,如果需要浇灌,余采薇会让酒坊的工人一起帮忙。
    每隔四排山楂树就有一个小水渠,不是用来灌溉的,而是地势偏高,水不会往上流,挖水渠是怕果园里梅雨积水,好让水能及时排出去。
    余采薇停在一个老人家面前,询问说:“根叔,干活可还累?”
    被叫根叔的老者站在水渠里,直起腰板放下锄头,和蔼浅笑:“就是挖挖渠道,累不着啥。”
    五十多岁放在现代没什么,还是中年,但是这里五十多岁就是老年,抱上重孙四代同堂很常见。
    所以古人口中的四代同堂,不能完全代表多长寿。
    这里五十多岁的老者,身体机能是老年化的,辛苦了几十年,缺衣短食,康健不到哪去。
    “梅雨之前挖好就成,不用太着急赶工,累的话就休息会,时间赶上趟。”
    留着下七个老人,无非是想让他们多个生计,不然余采薇完全可以用十五文一天请年轻力壮的来打理。
    “嗳。”
    “那你忙,我四处转转。”
    余采薇又去看了看另外几个挖渠道的老者,都慰问了一遍才回家。
    走到家门口的路边,见村里一群人围着辆马车,似乎是在看什么热闹。
    以前村里很少来马车,所以村民见到了经常跟着看热闹,但是有了作坊后,祥顺楼的马车骡车经隔三差五来运货,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至于在围着马车打量。
    正好林同拉回了这个月作坊要用的干香蕈回来,余采薇问他:“那边啥事啊,这么热闹?”
    林同说:“林招弟回村了,坐了辆马车,明明可以到家门口下车,却是在村口就下来,自己跟在边上走,说给家里人买了太多东西马车里挤得慌,臭显摆呗!”
    余采薇已经很久没想到这个人,自从林招弟离开村里后,就在她们一家的视野中消失,顾及到苏清慈,没人会主动聊她。
    而林七斤因为之前林招弟的事情,从未来过她们家这里干活,偶尔见面,也像是仇人,谁也不会搭理谁。
    余采薇沉吟:“看来在外面发达了啊。”
    林同停下骡车,站在一旁和余采薇说话,声音里满是不屑:“我过来的时候听了一嘴,说是在青水镇做了点小买卖,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能在外面做啥买卖?指不定干的啥勾当。”
    话说的有点刻薄,确实话糙理不糙!
    未出阁的姑娘想要在外面谋生,除了绣坊染坊就是给人当奴婢之类,做买卖难比登天,甚至有些人听到对方是个姑娘家,生意谈都不和你谈,这是对女子的偏见,更是对未出阁的姑娘偏见。
    当然也会有些例外,比如你要是像苏清慈那样,出生于商贾之家,自己做点什么买卖,虽有阻碍,却要比一般人容易些,人脉关系网和家世在那摆着呢。
    但一般商贾之家也不会让女儿出去抛头露面就是!
    林招弟要是真在外面做了什么买卖,她自己肯定没那个本事,不然之前不会一门心思想要嫁给杨二郎。
    怕是利用了上辈子跟在杨二郎身边,学了些东西,又利用了上辈子的一些记忆有了先知能力,找个合作对象,或者是靠山才发达起来的吧?
    “青水镇离林家村这么近,不至于跑出去这么久至今才回家吧?”
    “管她的呢,”林同讨好的笑着问:“余婶子,这两天咋没看见三姐啊?”
    因为章弈文和石芙蓉的事情,杨三姐嘴上说想通了,情绪却一直不是很高,鲜少出门,大多时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账本。
    余采薇睨眼看着林同:“你找她有事?”
    林同不好意思道:“前几天的酒宴上,我喝多了可能说了些话让三姐不高兴了,想当面找她赔个礼。”
    至于章弈文和石芙蓉的事情,林同对他们两个一点都膈应不起来,醒酒后听阿婆说了那事,他差点没高兴的蹦起来。
    心里明白自己配不上杨三姐,可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只要碰见杨三姐,他就移不开目光。
    “她最近在家里审查账目,有点忙。”
    “那婶子你让她注意休息别熬夜,听说女子熬夜不好。”
    余采薇看得出这小子对杨三姐有意思,但是杨三姐似乎对他没那方面想法,自己也不会乱点什么鸳鸯谱。
    婚姻大事,两厢情悦最好,以后杨三姐的夫君,还是要她自己挑选,只要不是高门大户,家庭不复杂的,姑爷积极上进,知道疼爱杨三姐,她没别的意见。
    杨三姐要恋爱她不会阻止,但不管是不是两厢情悦,三年内杨三姐都别想嫁人,最多是定亲。
    一来可以考验对方人品,二来,她不愿意女儿小小年纪嫁出去,围着男人和一堆家务事来打转。
    余采薇没再和林同说什么,转身回了家。
    林燕儿正在伙房做饭,余采薇进去问:“有啥菜要洗的切的?我来帮你。”
    林燕儿说:“不用,我一个人就成,娘你得空的话,帮我育菜苗呗?,大郎前段时间买了些菜种子,我放在院里水池边的架子上泡着了。”
    不说菜种子,余采薇没想到自己去年还晒了些西红柿种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出苗。
    从空间取出种子,白纸包着,四五十颗,干瘪瘪的。
    总是要试一试的,她拿出了个碗,装些清水,把纸包里的种子倒进去浸泡。
    育苗在院子里的菜地,土壤早被林燕儿弄好了,一点疙瘩没有,倒了点草木灰,很是松软。
    地里浇头水,不同的种子洒在不同的地方,盖一层薄土。
    还有一些青菜种子,这玩意得多种,家里几乎是天天要吃它,院子里留着种些瓜果和调味料最好。
    用调味料方便,瓜果还不容易被手长的人胡乱采摘,尤其是胡瓜,也就是黄瓜了,这玩意目前属于稀罕物,种在外面怕是不等熟就得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