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泛舟之役
作者:陈七文者   东周列国志注释白话文最新章节     
    公元前651年,晋惠公(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继位。

    自从晋惠公即位后,晋国连年庄稼歉收,到了第五年,即公元前647年,又是颗粒无收的一年,仓库也空了,百姓都没有吃的了。

    晋惠公想要向其他国买些粮食(乞籴(di)于他邦),心里想只有秦国是近邻,而且还是姻亲关系,可是之前约定割让五国的事没有兑现,不好意思开口啊。

    注:【籴(di),买入;粜tiao,卖出。相对应的字词】

    郤芮(xi rui)说:“我们并不是背弃与秦国的约定,只是请求暂缓时日而已。如果乞求买粮食而秦国不卖给我们,那就是秦国不给面子,那么我们不兑现承诺也就理所当然了。”

    晋惠公同意这个观点。

    就派大夫庆郑拿着礼物前往秦国请求买粮(庆郑持宝玉如秦告籴)。

    秦穆公召集群臣商议:“晋国承诺的五个城池不兑现,如今由于饥荒前来请求援助粮食,给还是不给呢?”

    蹇叔、百里奚同声说:“天灾流行,哪个国家都有,救灾援助邻国,是正常的天理。顺应天理做事,上天必然会赐福给我们。好人有好报嘛。”

    秦穆公说:“我给与晋国的恩惠太多了。”

    公孙枝说:“如果再次帮助他而能得到回报,对于秦国也没有什么损失。如果他不回报,理亏的就是他们了。民众怨恨君主,那样还能与我们做对吗?应该援助他们(民憎其上,孰与我敌,君必与之)。”

    丕豹惦记着父亲被杀的仇恨,挥舞着手臂说:“晋侯无道,天降之灾,乘着他们饥荒饥饿讨伐他,把晋国消灭了,这是最好的时机啊!”

    繇余说:“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还是卖给他们粮食吧。”

    秦穆公说:“负心于我的,是晋国的君主,但是遭受饥饿的,却是百姓啊!我不忍心因为和他们君主有私人恩怨,就把灾祸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啊。”

    于是发送数万斛(hu)的粮食,在渭水(渭河)上用船只送到河(黄河)、汾(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雍(陕西凤翔区)、绛(山西曲沃)等晋国的各个地方,舳舮(zhu lu)相接,称为“泛舟之役”,以解救晋国的饥荒。

    晋国人民都欢呼雀跃。

    注:1.【斛:hu,量器名。方形,口小,底大。古时以十斗为一斛】

    2.【渭水: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最大支流】

    3.【舳舮:zhu lu,船头和船尾的并称】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647年的事。

    史官有诗赞穆公之善云:

    晋君无道致天灾,雍绛纷纷送粟来。

    谁肯将恩施怨者?穆公德量果奇哉!

    第二年,即公元前646年,秦国闹了灾荒,晋国反而大获丰收。

    秦穆公对蹇叔、百里奚说:“我今天才明白你俩说的话了,丰收和灾荒都会有的啊(丰凶互有)。如果我去年冬天不援助晋国粮食,今年咱们发生饥荒,就不好跟晋国开口了啊。”

    丕豹说:“晋侯贪而无信,就是我们去请求他卖给我们粮食,他也肯定不会答应的。”

    穆公认为他不会这么做的,于是派冷至也带着礼物前往晋国求粮。

    晋惠公就要答应把黄河以西收成的粮食,发送到秦国以回报这个情义。

    这时郤芮阻止了,说:“君主您给了秦国粮食,也要将五座城池兑现给他吗?”

    晋惠公说:“我只是给他援助粮食,怎么会给他土地城池呢?”

    郤芮说:“那么您为什么给他粮食呢?”

    晋惠公说:“也是报答他的‘泛舟之役’嘛。”

    郤芮说:“如果把泛舟当做秦国的恩德,那么当年秦国帮助您坐上君主的位子,这个恩德更大。主公您舍弃大的恩德而回报小的恩德,您是怎么想的呢(君舍其大而报其小,何哉)?”

    庆郑说:“臣去年奉命去秦国请求买入粮食,秦君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一诺无辞),情真意切。如今反过头来不卖给他们粮食,秦国就会非常怨恨我们了。”

    吕饴甥说:“秦国卖给晋国粮食,并不是对晋国好,只是为了希望能够得到土地城池。现在,不给他粮食,秦国怨恨,给了粮食而不给城池,他还是怨恨,既然都是怨恨,为啥还要给他粮食呢?”

    (死猪不怕开水烫,就得罪到底了,怎么地吧!这就是小人啊。)

    庆郑说:“庆幸别人的灾祸,就是不仁;背弃别人的恩德,就是不义。不仁不义,怎么还能守住国土家园(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不仁不义,何以守国)?”

    韩简说:“庆郑说得对。如果去年秦国不给我们粮食,主公你怎么想呢(使去岁秦闭我籴,君意何如)?”

    虢射说:“去年老天让我们闹饥荒是给秦国机会,秦国不会利用这个机会兼并我晋国,反而卖给我粮食,是他太傻了(去岁天饥晋以授秦,秦弗知取,而贷我粟,是其愚也);今年老天让他闹饥荒而给我晋国机会,晋国为何要违背天意而不去攻击秦国呢(今岁天饥秦以授晋,晋奈何逆天而不取)?依我看,不如约会梁伯(梁国君主),乘这个机会攻击秦国,胜利后两家平分土地,这才是上策啊。”

    (又来一个阴损毒辣的小人,尽是阴损的主意)

    晋惠公听从了虢射的主意,就拒绝了冷至的请求,说:“我们也是连年饥荒,百姓流离,今年稍微好一点,流亡的百姓刚逐渐返乡,仅仅能够自己吃饱,还没有能力帮助你们啊。”

    冷至说:“我家主公考虑到秦晋两家有姻亲关系,没有追责土地城池的事,也没有不卖给你们粮食,坚持说:这是‘同病相怜’啊。我家主公在您危急的时刻给予帮助,然而没有得到您的回报,我很难回去交代啊。”

    吕饴甥、郤芮大喝道:“你上次与丕郑父合谋,用厚礼引诱我俩,幸亏我识破你的奸计,没有落入圈套,如今又来花言巧语!你回去告诉你主子,要想吃到我晋国的粮食,除非用武力来取。”

    冷至愤怒地离去。

    庆郑出了朝堂,对太史郭偃说:“晋侯背德怒邻,祸立至矣。”

    郭偃说:“今年秋天沙鹿山崩,草木都被湮灭了。夫山川,国之主也,晋将有亡国之祸,其在此乎?”

    注:【沙鹿山,今称沙麓山,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地,河北大名县。因五只梅花鹿得名,记载于《穆天子传》。大名县现在的南北沙窝庙、沙河路、大龙、土门头、劝善等村,是沙麓山遗址。周王朝时代,沙麓山高大巍峨,矗立在黄河东岸。西麓的黄河渡口,是东西来往的必经之地。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沙麓山修建城郭,名为五鹿城。沙麓山是土山,不断出现山体滑坡,而五鹿城外的一道高峰被森林覆盖。公元前646年八月,山崩地裂,这道山峰突然崩塌,五鹿城陷入地下,一日之间,高大秀丽的沙麓山变成了土丘杂乱、沟壑纵横的沙麓墟。沙麓山的崩塌,在春秋列国引起了很大震动。】

    史臣有诗讥讽晋惠公云:

    泛舟远道赈饥穷,偏遇秦饥意不同。

    自古负恩人不少,无如晋惠负秦公。

    冷至回复秦君,说:“晋侯不答应给秦国粮食,反而还要纠结梁伯,一同兴兵讨伐秦国。”

    秦穆公大怒:“人之无道,乃至出于意料若此!寡人将先破梁,而后伐晋。”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647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