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柳下惠授词却敌
作者:陈七文者   东周列国志注释白话文最新章节     
    周襄王十七年,即公元前635年,冬。

    却说晋文公安定了温、原、阳樊、攒茅四邑封地,国土直通太行山之南,称为南阳。

    当时齐孝公也有继承霸主的心思。

    齐国自无亏之死,惹怒了鲁僖公;鹿上之盟,不签署协议,得罪了宋襄公;盂之会没有参加,得罪了楚成王。致使诸侯都离他而去,都不搭理他了,也就是说,齐桓公开创的霸业,到他这里,都已经失去了。

    注:1.【齐孝公:姜姓,吕氏,名昭。齐桓公与郑姬之子。公元前642年-公元前633年在位】

    2.【惹怒了鲁僖公:指宋襄公护送齐孝公昭嗣位,鲁僖公曾起兵救援无亏】

    3.【得罪了宋襄公:指公元前639年的鹿上之盟,宋襄公召集齐国、楚国在鹿上会盟】

    4.【得罪了楚成王: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为图霸而举行的诸侯之会】

    齐孝公心怀愤怒,就想要兴兵动武,攻打中原的一两个国家,树立一下威风,以振兴霸业。

    召集群臣,问道:“先君桓公在世时,每年都兴兵征伐,每天都在战斗(无岁不佂,无日不战)。如今我安坐朝堂,如同居住在蜗壳之中,对国际形势和发展也不了解了,我深感惭愧。当年鲁侯起兵想要救援无亏,与我为敌,此仇还没报,如今鲁国北部与卫国接壤,南面与楚国连通。倘若联合起来攻击我齐国,如何抵挡?听说鲁国发生饥荒,我想要乘此机会出兵讨伐,以断绝他与那两个国家联合的想法(以杜其谋)。诸位认为可行吗?”

    上卿高虎说:“鲁国有多个国家的支持和援助,讨伐他未必能够成功。”

    齐孝公说:“虽然未必成功,也要试一试,以便观察各诸侯都站队在哪一边(虽无功,且试一行,以观诸侯离合之状)。”

    就亲自率领兵车二百乘,要侵入鲁国的北部边境。

    边界守臣得到消息,先向鲁僖公告急。

    注:【鲁僖公:姬姓,名申,鲁庄公之子,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7年在位,在位33年】

    鲁国此时正是饥荒之际,无法组织起来武装力量(民不胜兵)。

    大夫臧孙辰对鲁僖公说:“齐侯是心怀愤怒兴兵来犯,不要和他发生战斗。应该派人去和他讲道理,劝他退兵(齐挟忿深入,未可与争胜负也。请以辞令谢之)。”

    注:【臧孙辰,谥号藏文仲,鲁国正卿。其曾祖父藏僖伯是鲁孝公之子,名彄(kou),字子藏,其后代以藏为氏。祖父臧孙达,谥号藏哀伯,事鲁隐公、鲁桓公、鲁庄公三朝。臧孙辰继承祖父的鲁国卿位,事鲁庄公、鲁闵公、鲁僖公、鲁文公四朝。其后人以藏孙为氏。】

    鲁僖公说:“当今能说会道的都有谁呢(当今善为辞令者何人)?”

    臧孙辰回答说:“我推荐一个人,他是先朝司空无骇之子,展氏,名获,字子禽,官拜士师,食邑柳下。此人外和内介,博文达理,因居官执法,不合于时,弃职归隐。如果能够让他作为使臣,肯定不辱使命,取重于齐矣(齐国肯定会器重他)。”

    注:1.【无骇:人名。鲁国公室公子展之孙,鲁隐公时曾任司空】

    2.【士师:古代官名,即为狱官】

    3.【柳下:山东新泰市柳里】

    4.【外和内介:外表和善,内心耿直】

    鲁僖公说:“我也知道这个人,他现在在哪里呢?”

    臧孙辰说:“就在柳下。”

    派人召他,展获推脱说有病了,不能前来。

    臧孙辰说:“子禽有个堂弟展喜,虽然官职不高,但口才很好,如果让展喜去他家里,请他指教,肯定会出主意(禽有从弟名喜,虽在下僚,颇有口辩,若令喜就获之家,请其指授,必有可听)。”

    鲁僖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展喜来到柳下,见到展获,表达了君主的意思。

    展获说:“齐国讨伐我们,就是想要继续齐桓公的霸业,其实称霸最好的办法是尊重王室,如果以先王的命令去劝说齐国,还怕找不到理由吗(夫图伯莫如尊王,若以先王之命责之,何患无辞)?”

    展喜回报鲁僖公说:“我知道怎么让齐国退兵了(臣知所以却齐矣)。”

    鲁僖公已准备好犒劳齐国军队的礼物,无非是牲醴(li)粟帛(酒肉粮食布匹)之类,装了好几车,交给展喜带着。

    展喜来到鲁国北部边境,齐国军队还没有进入,展喜就迎上前去,来到汶南(汶水之南),遇上齐军的先锋部队,崔夭担任先锋将领,展喜先将礼物呈送崔夭,崔夭引领展喜来到大军营地,谒见齐侯,呈上犒军礼物,说:“我家主公听说君侯亲自率兵,将要莅临我们国家,特派我前来犒劳大军(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临于敝邑,使下臣喜奉犒执事)。”

    注:【汶南:汶水之南。古汶水从山东莱芜市北流出,经东平、梁山等地汇入济水】

    齐孝公说:“鲁国人们听到我带兵前来,是不是都吓破胆了?”

    展喜说:“小人可能会害怕吧,这我就不知道了,至于君子,一点也不害怕的。”

    齐孝公说:“你们国内文官没有施伯的智慧,武将没有曹刿的勇猛,况且正在闹饥荒呢,田野里连青草都被吃没了,你们依仗什么不惧怕呢?”

    注:【施伯:鲁庄公时期的谋臣,官位不高,只是上士,处理过齐襄公与文姜丑事之后的齐鲁两国关系,劝说鲁庄公杀掉管仲的那位】

    展喜回答说:“我国没有什么可依仗的,所能依仗的只有先王的遗命而已。当年先王封姜太公在齐国,封我先君伯禽在鲁国,让周公与太公歃血盟誓:‘世世子孙,同奖王室,无相害也。’这句话记载在盟府,由太史保管着。齐桓公之所以能九合诸侯,是最先与鲁庄公在柯地结盟(山东东阿)开始,是尊奉周王的命令,提出尊王攘夷的行动纲领。如今君侯您即位已经九年了,我鲁国君臣都伸着脖子盼望齐国称霸,都说:‘齐国啥时候能继续霸主的事业啊?盼望着能与诸侯亲近和睦’(敝邑君臣引领望齐曰:‘庶几修先伯主之业,以亲睦诸侯’)。如果您抛弃了周成王的命令,违背了姜太公的誓言,失去了齐桓公的霸主事业,而把好人当做仇人,我想君侯您必然不会这么做,所以我们鲁国依仗这些而不畏惧。”

    注:1.【齐国(姜姓,侯爵,始封君为太公望吕尚、姜尚、姜子牙】

    2.【鲁国:姬姓,鲁氏,侯爵,周公旦辅佐周成王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封周公在少昊故墟曲阜,因周公辅佐周成王不能去自己的封国,儿子伯禽沿用周公初封地‘鲁’称号,建立鲁国】

    3.【同奖:帮助、扶持】

    齐孝公说:“你回去告诉鲁侯,我愿意与鲁国修好,和睦相处,不再使用武力了。”

    当天就传令班师。

    潜渊有诗,讥讽臧孙辰明明知道柳下惠的贤能,却不给引荐同朝做官。

    诗云:

    北望烽烟鲁势危,片言退敌奏功奇。

    臧孙不肯开贤路,柳下仍淹展士师。

    展喜回到鲁国,向鲁僖公汇报。

    臧孙辰说:“齐国军队虽然撤退了,但是心里还是轻视鲁国,我请求同仲遂前往楚国,向楚国请求派军队攻打齐国,让齐侯不敢再小看我鲁国,这会保证鲁国很多年的平安啊。”鲁僖公认为有道理,就派公子仲遂为正使,臧孙辰为副使,去楚国进行国事访问(行聘于楚)。

    注:【仲遂:鲁庄公的庶子,公子遂,也叫仲遂,家住东门,被称为东门遂。是鲁僖公的弟弟】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635年的事。

    附注:柳下惠及其“坐怀不乱”:

    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原名展获,字子禽(一说字季),谥号惠,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或“和圣柳下惠”。

    鲁国柳下邑(今山东平阴孝直镇展洼村)人,曾担任鲁国大夫,后隐遁,鲁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后裔。

    柳下惠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

    柳下惠逝世70年后,孔子诞生。

    孟子尊称其为“和圣”。

    柳下惠是百家姓“展”姓和“柳”姓的得姓始祖。

    与臧文仲同时代。

    主要活动年代在鲁国庄、闵、僖、文四朝之间。

    被孔子称为“逸民”,又以其德行被视为儒家心目中的贤人:“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卫灵公》)。曾作过法官,坚持“以直道事人”,被多次撤职(见《论语·微子》)。因处于“降志辱身”的逸民地位,故在思想上与道家有一定联系,表现出雌雄如一、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不羞污君,不卑小官”(《孟子-公孙丑上》)。即不以侍奉坏君为可耻,不以自己官职小为卑下。

    对个人的处境无怨无艾,也无所求:“遗佚而不怨,既穷而不悯”(《孟子-公孙丑上》),即自己被遗弃,也不怨恨;自己穷困,也不忧愁。认为去处行止都不必认真计较:“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公孙丑上》),意即牵住他,叫他留住,他就留住。叫他留住就留住,是因为他感到并没有必要离开某个地方。

    柳下惠在各诸侯国有相当大的影响。“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战国策·齐策四》)秦攻齐,中间要经过鲁国。秦军下令切实保护柳下惠在鲁国的墓地,并规定在柳下惠墓地五十步以内砍柴的人要处以死刑。

    柳下惠在各诸侯国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柳下惠逝于山东新泰。

    最早关于新泰和圣墓的记载,见于明.嘉靖《泰山志》卷二《遗迹·帝王》载:“柳下惠墓:在(泰安)州治东南一百里,至今村人尚多展姓者,村名曰柳里村。”

    关于“坐怀不乱”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这个故事自汉代以来已经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于城门,遇到一无家女子。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