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紧急会议
作者:种菊南山下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最新章节     
    灾情紧迫,不容众人从容商议,张蔷直言不讳:“本宫认为,救灾正如救火,赈灾首在赈民。正如袁阁老所言,堵塞决口乃是当务之急,灾民安置更需置于首位。

    故而,首要之务,要确保各府县衙门运作如常,担起官府之责,引领民众抗灾自救。拟旨……”

    坐于东窗之下记录的中书舍人与值班翰林,闻言即刻提笔,准备草拟诏书。

    “灾区各县,即刻展开自救:其一,每县设立灾民安置所,集中安顿受灾百姓;其二,搜救百姓,生者施救,逝者妥善安葬;其三,开启常平仓,施粥赈济……”

    紧急会议尚未结束,第一道懿旨已以八百里加急之速传递而出……

    两刻钟后,毕自严离席,赶赴都察院挑选赈灾御史。王永光望着毕自严匆匆的背影,提议道:“太后,此番灾情,既可检验地方官员治理能力,又能为今科新入仕官员提供实地学习之机。

    臣斗胆提议,从六科观政官员中,挑选年轻者,前往灾区历练。”

    太平年间,各道监察御史仅负责监察中央下级官吏与地方官吏。一旦灾情发生,监察御史常被派往地方赈灾。

    如万历二十二年,河南大饥,朝廷便派遣时任河南道御史钟化民,督理河南荒政。

    然而,派遣观政新科进士前往灾区学习,却无前例可循。

    韩爌正欲反对,认为此举开销过大,却闻太后击掌称赞:“此计甚妙!这些人留在六部,每日不过阅读《明报》、品茗而已,能学何物?让他们到一线实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会议进行至半途,都察院已选定以河南道监察御史房可壮为首,组建十三人御史团。

    同时,吏部亦挑选出二十三名观政士,随御史团分赴各县,于县令身边实习。

    朝廷仅给予两个时辰准备,时辰一到,御史团与实习生们便需整装待发,善骑者骑马,不善者乘马车。

    自耽罗岛养马基地建立以来,大明官员出行,已鲜少乘坐轿子。在太后与天子带动下,或骑马,或乘马车。

    ………………………………

    袁可立最为关切决口堵塞之事,虽第一道懿旨,已令各地组织民工堵口,但他认为尚显不足,于是提醒道:“太后,历来封堵决口,需靠中央朝廷支援……”

    张蔷笑答:“袁阁老勿急,接下来便议此事。”

    她转向张维贤与李邦华,二人随即正色,恭敬以待。

    “英国公,检验卫所整顿成果的时候到了。”她说。

    张维贤起身,拱手道:“请太后示下!”

    “拟旨……令河南各卫,每卫遣两千卫所兵,自备粮草,前往孟津渡河段,堵塞决口……待朝廷赈灾物资抵达,再补给各卫钱粮。”

    灾区粮食匮乏,难以供养支援的卫所兵,故需自备粮草。

    “臣遵旨!”张维贤领旨,回衙门下达命令。

    西北赈灾时,京营刚开始整顿,可调之兵与火器均有限。而今,京营已有精兵十万,配备新式火器者,已达五万。

    李邦华见张维贤领命,拱手请道:“太后、三位阁老、各位大人:灾区秩序混乱,臣请派京营兵前往,协助稳定局势。”

    孙承宗略作思索,问道:“已有卫所兵,再派京营兵,地方恐难承受……”

    郭允厚亦赞同孙承宗之意,道:“此次赈灾,开支尚难预料,需要精打细算。”

    袁可立却道:“卫所兵,负责封堵决口;京营兵,负责治安。首辅担心财政负担,可少派人手,每县派一队京营兵即可,其新式火器,足以震慑地方宵小。”

    见两位阁老意见相左,韩爌出面调和:“灾区地势平坦,京营兵骑马,一日可往返两三个县……既如此,便两县派一队京营兵,约百余人,一旦有事,一日之内即可抵达。”

    张蔷拍板决定:“三位阁老所言有理。本宫派卫所兵,一是要检验卫所,整顿之后的快速反应能力,二欲让此等青壮充当劳力……诸位只听前半句即可……

    派京营兵前往维持治安,很有必要,就依韩阁老之言,每两个县,安排一个百人队,如果人手不足,不有有卫所兵嘛。”

    又一道懿旨发出,李邦华领命而去。

    中场休息,张蔷离席,场中还剩下郭允厚、卢象升、龚廷贤与三位阁老。

    郭允厚苦笑:“接下来,轮到老夫割肉了……”

    袁可立起身,向他深深一揖,道:“郭大人,看在老夫面上,莫要太过吝啬,那是老夫桑梓……”

    言及此处,语带哽咽,再起身时,已是泪流满面。

    郭允厚侧身避开,拱手回礼:“阁老何至于此……只要是合理开支,老夫岂有不批之理……”

    孙承宗指着南墙上挂着的地图,劝慰道:“礼卿不必焦虑,睢州尚无大碍。”

    韩爌亦劝:“礼卿若不放心,可遣家人回去查看,做些准备……实在不行,将家人接来京师也行嘛。”

    袁可立摇头:“老夫身为阁老,若将家人接走,必引起地方恐慌,百姓见阁老家人都跑了,还不举家逃难去?导致地方不稳,老夫罪过就大了。”

    正说着话,张蔷自侧门步入会议室,闻言赞许道:“袁阁老深谋远虑,本宫甚感欣慰。阁老放心,本宫已安排人手,暗中保护阁老家人,一旦有事,即刻安排撤离。”

    袁可立闻言,就要跪下谢恩,张蔷伸手阻止道:“阁老免礼,阁老对大明、对太上皇、对本宫母子,皆劳苦功高。本宫不愿大明的臣工,流汗流血又流泪。

    官员们千里为官,无非为家人,为儿孙谋更好的生活,求的是衣食无忧,若连身家性命都无法保全,试问,谁还愿意做官?”

    她转向众人:“今日是袁阁老,他日,诸位家人遇到困难,本宫亦绝不会袖手旁观!”

    众人闻言,无不感动,孙承宗带头,跪下谢恩:“谢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张蔷待众人起身,率先坐回主位,示意会议继续,“接下来,孙阁老查一查,朝中有多少灾区籍官员,其家眷亦需重点关照。愿来京师者,可住驿站……”

    “臣遵旨!”孙承宗提笔,亲自记下此条。

    郭允厚心中暗想:这又得花费多少银子?但念及袁可立先前一拜,加之太后发话,他识趣地缄口不言。

    众人皆知,接下来,才是赈灾之重头戏:钱粮!

    郭允厚正于心中盘算,户部能挤出多少钱粮,忽听到怀恩在会议室外通传:“乾清宫总管太监张公公到……城投集团总经理刘鸣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