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二章 点将台点将威风凛凛
作者:社会和谐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最新章节     
    施云选择了这几十个面善的人,虽然看着面善,但下手却一点都不软。怀里面揣着一把石斧,手里面拿着一个柴刀。先用柴刀砍死猝不及的守门的士卒。夺了他们的长矛拿在前面。柴刀太短,和城中的士兵打起来还是吃亏。但是这些蛮子一上头,哪里顾得了那么多?拿着柴刀就嗷嗷叫的往上冲。这县城里的守军也不是什么精锐,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虽然兵器占优,但还是被杀退。洪进他们付出了几个人的生命,就已经击溃了这几十人。这些蛮子和汉蛮混血个个都露出嗜血的微笑。取出怀中的石斧,当成投掷兵器。这威力可真是不小。几十把石斧被投掷起来如同雨下,将溃散的守军打得哭爹喊娘。等施云带着大部队从城门口鱼贯而入的时候,城门口已经失去了抵抗力量。这附近已经乱成了一团,行人吓得四处乱窜。县城里其他地方的守军终于听到了动静,开始往这边赶来。不一会儿,就聚集了两三百人。这是县城里所有的抵抗力量。当他们赶到,拿着长矛,还没有对准施云准备战斗的时候,就已经傻了眼了。敌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不是他们能够对抗。象征性的僵持了一下,施云带兵前冲,他们立刻缴械投降。施云小心翼翼地准备的一场战斗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但是他不敢马虎大意。立刻带着重兵把城门、城楼都夺取下来,把守好。三步一岗,五步一上,环绕着这座县城。诸暨县已经出现了抵抗力量。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施云不会放任危险的存在。他不允许这座城池出现任何的动荡。施云完全夺取了诸暨县。安排好了巡逻士兵后,将整个城池置入一个高压的掌控之中。这个时候,少不得要用雷霆手段。确实有一个地头蛇在本地的势力不小。家里还有人在吴郡做官。看到城里生乱,试图带人冲出城外。背施云的士卒所阻止。被阻止后还愚蠢的想要用暴力的手段抵抗。实在是拎不清。也许是没有在本地没有遇到过敌人。孙策掌控扬州之后,也不过是借外面的士族来压制本地的士族。对于这种小型的地头蛇,也没有进行残暴的杀戮。几十年的作威作福、常青不倒,让他们失去了谨小慎微的行事风格。狂妄冲昏了头脑,妄图以暴力对抗施云。结果自然是来多少杀多少。人头被血淋淋地吊在城门口。整个诸暨县就再也没有人敢触施云的眉头了。不过,他们虽然一开始为了保证秩序使用了高压政策,但也只是对百姓管控的比较严格,没有发生抢掠的恶性事件。随后,施云就在城内张贴布告,宽慰百姓。一边对百姓秋毫无犯,一边任由他们在城内自由行动,只是不允许随意出城。短短几个时辰内,还看不到什么效果,百姓心里有疑虑,施云也明白。但是施云很有信心,他知道百姓的适应力有多强,要不了几天的时间,这些百姓都会适应施云他们掌控了这里。还不等施云他往剡县派出人马探听消息,剡县的洪明就已经派出人马前来和施云报信。剡县已经被他们轻而易举的拿下,他们的动作比施云要快得多。因为他们没有像施云那样稳妥的一点点往城内渗透。只是和太末县一样派上几十人冲着城门就往里冲。所幸,剡县守军一开始看着几十个人往这边走来,虽然有点奇怪,但是承平已久,大半年没打仗了,精兵也被吊走,安稳的后方让他们松懈,这几十人并没有引起他们太多的警惕。等他们反应过来,敌人已经冲到了眼前,正式开始交战了。这冲到前面的几十个人拖住了这些士兵,给了洪明大军冲入城内的时间。虽然敌军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给洪明造成了一些的杀伤,但是洪明完全不在乎。出来征战,抢夺利益,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个时候,显然老大们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那么,谁会为了区区几个小兵,选择谨慎的晚几分钟将这些钱财揽入自己的怀中呢?所以,在付出一些生命的代价之后,在近万大军绝对的优势兵力之下,摧枯拉朽的摧毁了城内的守军,成功掌控了剡县。然后就派来了士卒和施云联系。还好洪明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虽然施云没有在身边约束他,但是以他的目光看来,长远的利益就在眼前,他便不由自主地对手下的士兵进行了约束。并没有做出太多扰民的举动,以免惹起民怨,不利于以后投靠刘备。……湖水之上,旌旗蔽日。浩大的声势,早已被关羽的探马查看到。傍晚时分,周瑜征发数百条船,设置无数旌旗,浩浩荡荡的就已经陈列到了大官湖上。“升帐,点兵!”关羽披风一甩,转身走到城内校场点将台之上。周仓将命令传下,众将士呼呼啦啦地集合。人头涌动,摩肩擦踵,刀枪林立。列位将军在前,其余士兵后围着校场排成阵列。关云长在高台之上,威风凛凛!满脸严肃、目光炯炯地等待着众人集合完毕。待众人集合完毕,关羽战起,走到高台边缘,场下瞬间安静。洪亮而严肃的声音回荡在校场之上。“今日决战周瑜,将令传下。诸将将军律教令宣明。”“王法无亲,军法无情!有违误者,按七禁令,五十四斩施行!”话音刚落,场下众将士齐声回答。“谨遵将令!”关羽又特意训诫诸将。“为将者,务必教令宣明,严明军法而误战机者士卒之过也,可斩之不赦!将令不明而犯军法者。众将之过也,当以命正军!”黄忠等众将军上前抱拳。“遵教诲!”关羽把手一摆众人归位!“关平听令!”关平小跑上前接令。关羽取出令牌一只,关平双手接过。“此战你为先锋,领两千兵马直冲周瑜中军所在,不得迟疑误战!”“末将接令!”关平接令退下。“刘磐、魏延、周仓接令!”三人一起上前。“刘磐领兵马两千,攻击敌方左翼。”“魏延、周仓共领兵马两千攻敌右翼。”“末将接令!”三人接令共同退下。“黄忠!”“在!”黄忠抱拳上前。“领三千兵马,即刻渡江,从岸上出发,前往庐江郡东!截断周瑜后路!”“是!”“甘宁!”“在!”“领兵三千,乘小舟藏于水上!见大官湖上火起,立刻起兵接应!”“是!”众将安排完毕,关羽又道。“我亲率五千兵马于大船之上督战!待关平冲散敌阵。大军掩映而出,焚烧敌军水寨。”“此战务必全胜,全歼周瑜大军,夺取庐江郡!”“敌人溃败之后,若由小股部队撤退,黄忠断其后路。其余人等立刻攻城拔寨,全据庐江。”“是!!!”校场之上,众将士一起回应声音穿云裂石,直破云霄。关云长看见帐下士卒士气如虹,满意的颔首微笑,伸手抚须。……柴桑县内人数不多。只徐庶、宗预、赵统、黄祖几人。众人坐在大堂之中,徐庶满面微笑。黄祖疑惑道:“今日可有喜事?”徐庶、宗预相视一笑。“哈哈哈哈,大喜事啊!大喜!”黄祖被两个人笑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多年的城府让他也颇懂待人处事,也笑脸陪着。“是何等喜事,二位如此发笑?”徐庶止住笑脸说道:“今夜与周瑜决战,岂不是喜事将近?”黄祖苦笑摇头。“大战将近,又要拼生拼死,何喜之有?”宗预道:“将军此言差矣。大战虽然近,我等确胜券在握,岂不可喜?”黄祖很惊讶。“这么有把握?”徐庶道:“周瑜一开始就没有胜算。江东所有情报,我等都如数家珍,而我军之情报,他却半点不知。不能知己知彼,如何能胜?”黄祖却感慨道:“昔日孙策在世,也曾于此二人打过交道,周瑜非易与之辈,不可轻敌大意呀。”徐庶摇摇头。笑道:“非是我等轻敌大意。实是周瑜以中我等之计,入了瓮中尚不自知,我等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周瑜此次才是大难临头。”黄祖道:“今日要战,怎么还不做出准备,整军备战?”徐庶道:“此次大战,关云长将军才是主力。如今应该已经点兵完毕。”“我等作何安排?”黄祖问道。“且让德艳领五千兵马,见对岸水寨起火,立刻领兵相助。”“我等料定周瑜正面对抗不过,必然诈败而归,布下陷阱,请君入瓮。关将军将计就计,冲入敌阵,焚烧水寨。”“德艳则趁周瑜不备从西侧杀出,可破其包围,彻底摧毁周瑜。”“在大战起时。伯纪再领五千兵马,杀入寻阳县中,趁机夺取城池。”赵统还在寻阳县听用,这也是赵云前往荆州没有赵统在身边助阵的原因。“元直军师,可曾安排我去哪里?”黄祖疑惑,徐庶怎么没说自己,自己也带了五千兵马助阵呢!徐庶笑笑。“黄祖将军莫急,你远来是客,岂能让你冲锋陷阵,亲冒矢石?”“将军与我在后方督战,领五千兵马,查看各处变化,随时支援。不知将军愿意与否?”黄祖笑道:“我也久经沙场,哪里就那么娇贵。我本奉命前来助阵,只在后面观看算什么意思?还是让我前去充当先锋吧。”黄祖知道徐庶不会让自己去当先锋的,他也很大方的这样说场面话。徐庶又笑。“将军老成持重。是总揽兵马的大将,非冲锋陷阵的血勇小将,待德艳击破周瑜之后,他们自然溃败,还要请将军带五千兵马立刻北上,夺取各处城池。”“沙场征战是小事,全据庐江各地才是大事。”“我非不肯用将军,实则是给将军留下了重任啊。”“德艳与伯纪毕竟年轻,不如将军持重,此战还需要将军多多帮忙啊。”黄祖被恭维的很高兴,咧着嘴笑着,连连谦虚。“哪里哪里,众将军虽然年轻,但个个都是俊杰,我已老迈,远远不如也。”“既然已经做下安排,那我便下去准备。”众人散开之后,赵统却留下没走。“军师,那黄祖乃是刘景升的人,为何要让他去庐江郡各处掌控城池,咱们辛辛苦苦打赢了胜仗,这地盘怎么能拱手让人呢?”徐庶给赵统解释道:“伯纪误会啦,非是我要将庐江郡拱手让人,而是不能放黄祖回荆州啊。”赵统十分疑惑。“军师此话何意?”“黄祖乃是反对投降派,是刘景升的爪牙和倚仗。如今,襄阳陷入困境,刘景升正是孤立无援之时。上下众人都心怀鬼胎,企图投降曹操。”“荆州所可以仰仗者,唯有子龙将军一人而已。”“如今用庐江郡的城池绊住黄祖的脚步,使其不能回归荆州,无法给刘景升提供支持,刘景升孤立无援,只能更加倚仗子龙将军。”“此次派你夺取寻阳县,县城攻破之后,你也不要停留,立刻领兵西去,前往荆州,支援子龙将军。”听到这里,赵统才稍微明白了。徐庶又说道:“待你父子二人与徐盛攻破曹操军队。占据江夏,潜身襄阳。刘景升,为平衡两派,必然倚仗于你们。”“你们可趁机把控荆州,与投降派分庭抗礼,为将来主公夺取荆州创造机会。”“你领兵前去为你父之后援,有大军在手,也可防备荆州有人狗急跳墙。”赵统神情严肃。“是,军师!我明白了!”徐庶拍一拍赵统的肩膀。“黄祖一日不走,你们就可以多一日留在荆州。”“刘景升等人也不会有什么怀疑。”“一旦荆州有变,你们可以立刻控制住襄阳,不要让曹操得到便宜。”“荆州的重任,可就交给你们父子负责了。”赵统挺胸抬头,“军师放心。我与父亲一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