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暗流涌现,朝堂争执
作者:冰茶常在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已修改。】
    时近辰时。
    旭日渐东升,朝霞映满空。
    皇宫腹地太极宫太极殿内。
    正德帝满是威仪地端坐于上首龙椅之上。
    面无表情地望着下方手持笏板自文官队列中大步而出的户部左侍郎王祖明。
    与此同时。
    原本略显嘈杂的太极殿亦因户部左侍郎王祖明的突然出列而再度重归寂静。
    数息后。
    原詹事府少詹事、现户部左侍郎的王祖明手持笏板面不改色地迎着满堂目光大步行至上首御案五步外。
    随即双手高高举起手中笏板面朝正德帝深深俯身拱手行之一礼。
    “启禀陛下。”
    “臣有异议。”
    见礼过后王祖明缓缓直起身来,随即不徐不疾地开口说道。
    “哦?”
    “王爱卿有何异议?”
    正德帝面无表情地缓缓开口问道。
    “回陛下问。”
    “陈侍郎方才言欲解白莲教祸乱之害。”
    “当先解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境内极有可能爆发的黄河水患之危。”
    “若是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境内极有可能爆发的黄河水患之危一日不除。”
    “即使朝廷出兵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彻底剿灭白莲教自汝南郡境内聚拢起来的数十万叛军。”
    “亦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之举。”
    “用不了多久白莲教便可再度借助黄河水患之危。”
    “再度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境内死灰复燃。”
    “对于陈侍郎此等见解。”
    “臣着实是不敢苟同丝毫。”
    户部左侍郎王祖明面带些许不屑之色地缓缓朗声而道。
    话音落罢。
    户部左侍郎王祖明微微侧首看了一眼面无表情地立身于其身侧不远处的工部右侍郎陈忠泽。
    随即再度面朝端坐于上首龙椅之上的正德帝深深俯身拱手行之一礼。
    “而陈侍郎随后所言朝廷当务之急应当先行安抚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百姓。”
    “并酌情诏安白莲教自汝南郡境内聚拢起来的数十万叛军。”
    “还请陛下恕臣直言。”
    “臣以为陈侍郎此言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过去百余年间白莲教祸乱一地之事又何止数十上百次之多?”
    “过去百余年间朝廷又何尝不曾诏安过白莲教贼子?”
    “然而面对朝廷诏安时。”
    “白莲教贼子哪次不是阳奉阴违?”
    “白莲教贼子哪次不是反复无常?”
    “且过去百余年间白莲教贼子所掀起的数十上百次叛乱!”
    “又有哪一次不是因朝廷发兵全面围剿方才得以彻底平息?!”
    “而陈侍郎随后所言当效仿燕王殿下于关中赈灾时所施行的以工代赈之法。”
    “征调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百姓行全力清理黄河水道并加固黄河堤坝之举。”
    “以及只要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境内极有可能爆发的黄河水患之危得以根除。”
    “届时白莲教自汝南郡境内聚拢起来的数十万叛军必然将会因此而不攻自破。”
    “对于陈侍郎此等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般的无稽之谈!”
    “臣着实是不敢苟同哪怕一丝一毫!”
    “燕王殿下自关中赈灾时所施行的以工代赈之法自古便已有之。”
    “然而!”
    “千百年来除我朝燕王殿下外!”
    “又有几人得以成功地施行过以工代赈之法?!”
    “姑且不提以工代赈之法如何难以成功施行!!”
    “单说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现如今的处境!”
    “现如今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境内的名门望族、乡绅商贾大多皆已举家外迁。”
    “未曾外迁的名门望族、乡绅商贾则大多已然遭了白莲教贼子的毒手!”
    “而随着大量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境内的名门望族、乡绅商贾举家外迁。”
    “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境内的家境殷实亦或者家有些许育余财者。”
    “此时亦已紧随一众名门望族、乡绅商贾之后背井离乡地举家逃亡到了其他郡县。”
    “而无力背井离乡举家逃亡至其他郡县的百姓此时大多亦已信了白莲教蛊惑之言。”
    “甚至于极有可能已然拖家带口地投靠了白莲教贼子。”
    “此等情形之下。”
    “令朝廷行以工代赈之举。”
    “与令巧妇做无米之炊又有甚区别?”
    “更逞论即使朝廷力排万难行以工代赈之举。”
    “那已然自汝南郡聚拢起数十万叛军的白莲教贼子又岂会坐视朝廷行以工代赈之举而不理?”
    “届时若是白莲教贼子率军大举来犯亦或频频扰之!”
    “朝廷力排万难施行的以工代赈之举恐将付之一炬!”
    户部左侍郎王祖明满脸义愤填膺地沉声侃侃而道。
    话音落罢。
    原本寂静无声的太极殿内瞬间响起道道细微嘈杂之声。
    无论户部左侍郎王祖明究竟是出于何等目的出列奏对。
    满堂文武皆不可否认王祖明方才所言着实是句句在理。
    若是以工代赈之举当真那般容易施行。
    千百年来又岂会除许奕等寥寥数人外。
    便再无他人能够得以成功施行以工代赈之举?
    且正如户部左侍郎王祖明先前所言那般。
    现如今白莲教贼子已然自汝南郡境内聚拢起数十万叛军。
    一众狼子野心的白莲教贼子又岂会坐视朝廷行以工代赈之举而不理?
    思及至此。
    太极殿内的道道细微嘈杂之声不由得愈发嘈杂起来。
    不多时嘈杂之声便已然充斥于太极殿每一处角落间。
    就在太极殿内的道道嘈杂之声逐渐呈愈演愈烈之际。
    怀捧净鞭始终立身于正德帝不远处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詹竹适时地扬起手中净鞭。
    随即重重地朝着地面之上挥去。
    伴随着一道极其清脆且刺耳的净鞭声响起。
    偌大的太极殿顷刻间再度重归以往的寂静之中。
    与此同时。
    满是威仪地端坐于上首龙椅之上的正德帝。
    面无表情地缓缓扫过下方一众再度垂手而立的文武朝臣。
    待偌大的太极殿再度陷入一种落针可闻般的浓浓死寂之中后。
    正德帝遂再度面无表情地看向御案五步外的户部左侍郎王祖明。
    “依王爱卿之见。”
    “此番白莲教祸乱之害。”
    “朝廷当如何应对方为最优?”
    正德帝略作定神,随即不徐不疾地开口问道。
    “回陛下问。”
    “以臣之拙见。”
    “白莲教现如今虽已然自汝南郡境内聚拢起多达数十万之巨的叛军。”
    “并于短短两三日间便接连攻破汝南郡西平、定颖、吴房、汝阳等十余座城池。”
    “看似声势浩大且来势汹汹。”
    “但实则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朝廷只需调集万余精兵与汝南郡守里应外合。”
    “便可轻而易举地击溃聚拢于汝南郡境内的数十万白莲教叛军。”
    “待彻底铲除聚拢于汝南郡境内的白莲教贼子后。”
    “朝廷自可就地征调被俘的白莲教叛军。”
    “驱使一众被俘的白莲教叛军行清理黄河水道并加固黄河堤坝之举!”
    户部左侍郎王祖明闻言当即再度面朝正德帝深深俯身拱手行之一礼。
    随即满脸严肃之色地缓缓开口说道。
    闻及此言。
    满是威仪地端坐于上首龙椅之上的正德帝眉头微不可查地轻皱一瞬。
    眼角余光更是不经意间地再度自太子许雍身上一掠而过。
    于正德帝而言。
    今日朝廷之上有关于白莲教祸乱之事。
    最好的结果便莫过于没有结果。
    然而以现如今的朝堂形势而言。
    正德帝这一期望显然是要彻底落空了。
    但好在。
    无论今日满堂文武就白莲教祸乱之事商议出何等良计。
    其自筹备至具体施行之间皆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现如今的正德帝最不缺的便是所谓的时间。
    早在两日前正德帝便已然收到司礼监提督太监温鉴已然行至汝南郡境内的消息。
    现如今只待一场大雨的到来。
    困扰朝廷百余年之久的白莲教祸乱之害。
    便会随着滚滚黄河水而彻底成为过眼云烟。
    连带着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一切不稳定因素。
    亦会随着滚滚黄河水的倾泻而下从而彻底成为过眼云烟。
    思及至此。
    满是威仪地端坐于上首龙椅之上的正德帝目光深处亦是不由得浮现些许波动。
    然而。
    就在正德帝略作定神,正欲开口说些什么之际。
    下方文官队列中忽然相继走出数道身着绯红色官袍的身影。
    “启禀陛下,臣附议。”
    “启禀陛下,臣附议。”
    “启禀陛下,臣附议。”
    数道身着绯红色官袍的身影相继自文官队列中大步而出。
    随即行至户部左侍郎王祖明身后面朝正德帝深深俯身拱手附议道。
    “启禀陛下,臣亦附议。”
    “启禀陛下,臣亦附议。”
    “启禀陛下,臣亦附议。”
    随着数道身着绯红色官袍的身影相继自文官队列中大步出列附议。
    越来越多的文武朝臣亦紧随其后相继出列面朝正德帝行礼朗声附议道。
    不多时。
    道道此起彼伏的附议之声便已然响彻于太极殿内的每一处角落之间。
    细细望去。
    满堂文武朝臣中至少有着近半数之多此时已然出列附议。
    见此情形。
    正德帝心中虽早已有所预料。
    但眉头仍是不可避免地微皱一瞬。
    百余息后。
    待满堂文武朝臣中再无人出列附议后。
    正德帝目光略显深邃地缓缓扫过下方一众出列附议的文武朝臣。
    随即方才再度望向立身于御案下方五步外的户部左侍郎王祖明。
    “王爱卿方才所言倒也不失为一良策。”
    正德帝略作定神,随即面无表情地出言夸赞道。
    话音落罢。
    正德帝再度缓缓扫视下方一众垂手而立的文武朝臣一周。
    “不知何人愿请缨平叛?”
    正德帝缓缓扫视一周后,随即再度面无表情地开口问道。
    “启禀陛下。”
    “末将愿请缨平叛!”
    “启禀陛下!”
    “末将愿请缨平叛!”
    “启禀陛下!”
    “末将亦愿请缨平叛!”
    正德帝话音方才落罢。
    顷刻间便有数名武将大步出列主动请缨平叛。
    见此情形。
    正德帝不由得细细大量那数名大步出列主动请缨平叛的武将一番。
    最终自数名大步出列主动请缨平叛的武将中点出已然年过知天命之年。
    但平生行军打仗最为稳扎稳打的五军都督府后军左都督严周远。
    并将其拜为平贼将军,领兵万五千人。
    只待兵部为其备足此番平叛所需的粮草、辎重以及部分战马等物后。
    便可择日率军奔赴汝南郡平叛。
    至于兵部何时方能为其备足此番平叛所需的粮草、辎重以及部分战马等物。
    那便是兵部尚书需为之操心之事了。
    现如今受限于国库空虚等种种缘故。
    先前被拜为安西大将军的五军都督府中军右都督彭剑锋。
    以及被拜为镇北将军的原五军都督府前军左都督楚兴勇。
    此时亦只不过自兵部领取到此番出征所需诸多粮草、辎重、战马的三成而已。
    待轮到平贼将军自兵部领取此番出征所需的诸多粮草、辎重以及战马等物时。
    恐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境内极有可能爆发的黄河水患之危。
    以及白莲教自汝南郡境内聚拢起来的数十万叛军早已彻彻底底地成了过眼云烟。
    皇宫腹地。
    太极宫太极殿内。
    随着正德帝一锤定音点出已然年过知天命之年的五军都督府后军左都督严周远。
    并将其拜为平贼将军领兵一万五千人择日启程奔赴汝南郡平叛后。
    原本纷纷出列附议的一众文武朝臣以及主动出列请缨平叛的数位武将。
    值得再度默默回归原位,静待正德帝的下一道旨意。
    待一众出列附议的文武朝臣以及主动出列请缨平叛的数位武将。
    连同户部左侍郎王祖明、工部右侍郎陈忠泽二人皆再度重归原位后。
    正德帝遂自文官队列以及司礼监数位随堂太监中各自点出一人。
    随后命此二人任此番平叛监军一职。
    白莲教祸乱之害。
    至此便已定下最终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