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六祖惠能解答完明一的问题后,正想起来说“今天说法到此结束,谢谢各位”时,不想此时,只见殿堂下又有人高声说道:“六祖惠能大师!听说女皇武则天也很敬重您,对佛法特别喜爱,您能为我们说说女皇与佛法吗?”
六祖惠能见此一问,本可以说有时间再讲的。但他就是一个“知无不言,有问必说”的人,竟不顾病残之躯,滔滔不绝地说起了鲜为人知的“武则天与佛”的宫廷秘事来——
话说武则天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九月,大唐国发生了一件前所未有、匪夷所思的奇事:长安丰新县(今陕西临潼)东南方向,一夜风雷霹雳之后,平地起骨堆,忽然从地下冒出了一座山峰!更不可思议的是,就在人们惊奇、惊诧、惊讶、惊异、惊悸、惊骇的目光注视之下,那座神奇的山峰依然在惊天动地的崛起、崛起、崛起,迅速增长到了三百多尺高。
与此同时,山峰一侧塌陷了一个三百亩宽广的大湖,清泉喷涌,碧波荡漾。湖中有三两块未沉降的陆地,此时俨然若天生的小岛,芳草茵茵,绿树婆娑。几株高大的柿子树挂满了鲜红的果实,宛如通红的灯笼,将天空染得几许生动,几许喜庆。一片菊花凌寒开放,朔风强劲,益见其花朵灿烂,白霜降临,更显其风骨高傲……
高峰起平地,石破天惊,旧山河从此改颜;
瑶池降人间,万民同庆,新气象而今瑞祥。
京洛(长安、洛阳)民谚曰:骊山崩,换朝廷;新峰现,改江山。这一很难令人置信、却又不得不信的神奇现象,是不是预示着大唐江山将要更姓换名?
要知道,武则天从皇后到皇太后,三十年来把大唐朝政玩弄于股掌之中,翻手云,覆手雨,连皇帝都已经被她换了两个……
地方官员不敢怠慢,快马加鞭赶到洛阳,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武则天皇太后。
善于察言观色、看风使舵的各种人士,听到这个消息,争相涌到洛阳,向武后祝贺这空前绝后的瑞兆,并且上表奉劝皇太后废掉名义上的皇帝李旦,名正言顺地君临天下。
然而,武则天并没有代唐而立,仅仅下诏将新出现的山峰命名为庆山,而它所在的新丰县亦更名为庆山县,如此而已。
两年之后,垂拱四年四月的一天,京畿居民唐同泰,到洛水之中去摸鱼。他从岸上一个猛水(潜水)扎进了滔滔河水之中,无意之中触摸到了一块方方正正的东西。他顺便将之捞了起来,带到了岸边。
天哪,这是一块通体洁白、毫无瑕疵的白玉!黄金有价玉无价。这最最上等的和田美玉,比洛水之中所有的玉加起来都值钱,该着唐同泰发大财了。
故事如果仅仅如是,未免太过庸俗。于是,唐同泰在清洗玉石时赫然发现,上面天然形成了八个紫色的篆字:
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老天爷,天老爷,不得了,了不得!美玉虽然是宝,尚属人间之物,但若有了这八个字,便是神仙的符谶了。
据说,在远古时期,宓羲(伏羲)之女宓妃,在横渡过洛水之时,溺水而亡,从而成为了洛水女神。她异常神奇,异常灵验。四百六十六年前的一个黄昏,魏国王子曹植,漫步在洛川之畔。他无意之中一抬头,发现了洛水女神静伫在岸边的岩石之上,一曲千古绝唱自然而然从他口中吟诵而出: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现在,洛水女神将这带有昊天大帝旨意的符谶呈现于世,必将预示着……唐同泰立刻将这块象征着上天意愿的玉石献给了武则天皇太后。高高坐在龙椅上的武后,用她的纤纤玉指反复触摸着从那八个神奇的篆字,恰似爱抚情人的脸庞。她嘴里轻轻念道:“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她的侄子武承嗣急不可奈地出班奏道:“‘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圣母,指的就是皇太后您啊!这是昊天大帝的旨意,让您代唐而立,君临万民,江山永固。”
武则天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对侍立在朝堂两侧的大臣们徐徐说道:“你们看呢?”
武则天内心的喜怒并不形于颜色,数十年来,朝臣们一直摸不透她的真实心思;虽然有人怀疑这玉石的来历,却不敢言明,所以,大家心照不宣,只是模棱两可地说:“洛神献宝,天降瑞祥,可喜可贺。”
武则天并没有过多发挥,只是顺水推舟说道:“既然大家都说它是吉兆,那就叫它‘宝图’吧。唐同泰听旨。”
唐同泰赶紧跪了下来。
武则天亲口宣布:“唐同泰进献宝图有功,擢升为五品游击将军。”
“谢圣母神皇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又不喜不怒地说道:“唐同泰,当今皇上是我儿子,本宫也没有圣母神皇的尊号,你谬赞什么?”
唐同泰看了武承嗣一眼,大胆说道:“您为圣母神皇,是上天的旨意,万民的心愿。”
武则天似乎陷入了两难之中,仿佛不知如何是好,犹豫着说道:“洛神献瑞,上天垂爱,的确势不可违,否则于江山不利。可是,女人称帝,前所未有啊!”
武承嗣:“您本身就是前所未有的圣人啊!试想,这三十年来,若不是您独力支撑,大唐朝的天下早已经分崩离析了!您本来就是实际上的皇帝啊。”
武则天一笑,说道:“那好吧,为了顺应昊天大帝的旨意,我就加个‘圣母神皇’的称号吧。当然,这仅仅是个虚名。”
五月十八日,武则天正式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尽管天降祥瑞,吉兆纷陈,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像人们揣测得那样代唐自立。是因为她本来没有当皇帝的野心,还是在等待什么?
两年时光悠然而过。公元690年,岁在庚寅,新年伊始,武则天便开始了一系列颇具深意的变革:
其一,将一直实行的夏历改为周王朝的历法,并将该年号改为“载初”;
其二,改制“天、地”等十二个新字,例如武则天之名——武照的“照”字改成了“曌”;
其三,武则天亲自在洛阳洛城殿举行“贡士考试”,面试天下读书人——这是皇家殿试选拔官员的首创……
春日既浮,萌者将动;阳和启蜇,万象更新。则天皇太后的这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变革,向世人昭示了一个全新时代呼之欲出——人间要改朝换代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女皇即将诞生!
然而,光有这些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她虽然可以将李家王朝玩弄于股掌之中,但民心、民意极难征服。千百年来,儒家有“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之类的古训。
女人当政,在民众心目之中肯定会掀起韩这然大波......怎样才能平安登基呢?
大尚局谋定后,这天,武则天突然出现在了群臣面前。她那神采飞扬、喜形于色的绰约风姿,哪里像患病的模样!
她登上高高的龙椅,未等众人开口询问,便滔滔不绝讲说起来:“前天夜里,本宫在昏昏沉沉的睡梦之中,忽然感到自己飘飘忽忽地飞了起来,仿佛飞到了天上的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有七重城垣,每一道城垣都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七宝所成,各自放射着色彩缤纷的光芒。城垣之内,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盛开着金色的莲花,每一朵莲花花蕊中都有一个小小的天女在翩翩起舞。园中有八色的琉璃渠,渠中镶嵌着各种宝珠,八滴水流淌其中,像美酒一样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水中亦有莲花开放,花朵中化生出的天女婀娜多姿,妙不可言,如同菩萨一样庄严。她们手中托着种种宝器,宝器中储满了甘露,喝一口,可以长生不老,永葆青春。那里的人们个个美若天仙,人人无忧无虑,处处载歌载舞,时时欢声笑语。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钩心斗角,没有生死轮回,没有尊卑贵贱,祥和平等,自由自在……”
有一位朝臣忍不住说了一句:“太后,此乃吉兆呀!”
武则天无限向往地:“那里的宫殿,更是七宝所成,高大巍峨,壮丽辉煌。宫殿之中,有一座无比华美、无比尊贵、无比高大的狮子座。宝座上空悬挂着陀罗尼网,每一个网结上都连缀着一颗摩尼宝珠,宝珠放射着七色光芒。有无数天仙在大殿空中飞舞,演奏着美妙的音乐……不知为什么,那些天使似乎都在等待着我的到来,又是在我头顶上散花,又是围绕着我载歌载舞。真是花瓣如雨,歌舞如潮。天使们居然将我簇拥到了那高高的狮子座上。更奇怪的是,我好像是故地重游,似乎对那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仿佛原来就住在那里一样……”
武则天脸上洋溢着梦幻一般的光彩,宛若沉醉在美梦之中……
过了半晌,她好像才从梦中醒了过来,询问众臣:“众位爱卿,你们有谁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朝臣们何曾听说过这等奇妙的地方,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谁也说不上个所以然来。这时,忽然听得宫殿之外侍卫通报:“慧光大师释怀义,率领东魏国寺九名高僧求见。”
这法号“怀义”之人,虽然手拿念珠,身披袈裟,虽然被武则天封为“慧光大师”,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和尚。他原名冯小宝,本来是一个街头卖假药的无赖,因为某项功夫十分了得,深得武则天喜爱。
为了方便他随时出入后宫,武后遂命他剃了光头,名义上出家为僧。因为人人都知道他是个冒牌和尚,所以,仍然以他的俗姓相称,叫他“冯怀义”。
武则天听说冯怀义等人求见,马上传令召见。
冯怀义带领着九位高僧鱼贯而入,来到了朝堂。
武则天满面笑容,降阶来迎接这位高僧,并在朝堂上赐座。冯怀义微微欠了欠屁股,向武则天奏道:“陛下,东魏国寺僧人法明等人,在重译《大云经》的时候,有一个十分重大的新发现。所以想当面向您禀报,并把新译出的《大云经》献给您。”
武则天颇感兴趣地问道:“噢,你们有什么重大发现?说来听听。”
冯怀义用眼神示意法明。法明法师有些拘谨地站立起来,双手合十,奏禀道:“贫僧等九人,在白马寺大德沙门怀义法师的带领下,将后凉时期传入我国的由天竺三藏昙无谶所译的《大方等无想经》,也就是《大云经》,重新翻译。在译经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经文之中,佛祖释迦牟尼,对陛下您早有预言。”
武则天似乎很吃惊:“什么,早在千年之前,佛祖就预言过本宫?”
法明不太自然地点点头。
武则天追问:“佛祖预言了什么事?”
法明略微有些口吃地说道:“佛、佛祖预言,陛下您、您当为阎浮提主。”
看到朝臣之中有人不太理解,法明法师解释说:“阎浮提,是梵语,指的就是人世间。根据佛主的预示,陛下您将现女身而当王国土。”
这句话不用解释,站在朝堂两侧的文武大臣心里都很明白:天哪,原来是这么回事,武后要当皇帝了!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李家王朝所任用、享受大唐俸禄的大臣们,谁也不敢站出来,以项上人头作赌注,向武则天进谏。
他们一个个或呆若木鸡,或冷眼旁观,静静等待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武则天好像不太明白,嘴里念叨:“阎浮提主……当王国土……”
她抬起头来,看着法明说:“根据佛祖预示,我应该当皇帝?那么,唐朝呢?”
法明说:“家无二主,国无二君。圣母临世,李唐合微。”
武则天突然一拍龙案,大喝道:“大胆和尚,口无遮拦,居然敢曲解佛祖圣意!汝等说本宫当为国主,有何凭据?若是胡编乱造,小心脑袋!”
听到武则天的严厉呵斥,法明反而挺直了腰,说道:“贫僧若是信口开河,甘愿受罚。我若以我们新译的《大云经》为据,未免有作伪之嫌。那么,我就以北凉时期天竺三藏昙无谶所译的《大云经》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法明打开一只杏黄色的包袱,指着里面四大本佛经说道:“这是二百三十年前印度高僧所翻译的旧版《大云经》,在卷四《大云初分如来涅盘健度等三十六》中,有这样的记载:尔时佛告天女,我今先当说汝因缘……天女,时王夫人,即汝身是。汝于彼佛暂得一闻《大涅盘经》,以是因缘今得天身。值我出世复闻深义,舍是天性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所统领处四分之一。得大自在,受持五戒,作优婆夷,教化所属城邑聚落男子女人大小,受持五戒,守护正法,摧伏外道诸邪异见。汝于尔时实是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
“陛下,二百多年前,大唐王朝尚未建立,您更未出生,前人无论如何也不会为几百年之后的人作伪吧?”
武则天故作谦逊,说道:“尽管如此,本宫何德何能,以女人身而君临天下,难以让天下人信服。”
法明说:“佛祖不是说过了吗?你实际上是菩萨,为化众生才现为女身的。况且,我们在重新翻译《大云经》时,发现陛下不是一般的菩萨,而是当来下生弥勒菩萨的化身!”
“啊!”像是看戏一般的朝臣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百感交集的惊叹。
此时,有一个人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下意识地站出来,问道:“弥勒菩萨不是住在兜率天宫吗?”
问话的人,是国家重臣,太子太保、鸾台纳言(国家最高监督长官)裴居道。
看到他挺身而出,连武则天也不由得心头一震,有些紧张地注视法明,看他如何答复。
法明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菩萨神通广大,可以分身千百亿。再说,弥勒是一生补处菩萨,我们在念诵时,总是将弥勒菩萨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这是因为弥勒佛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中,属于未来之佛,佛祖释迦牟尼亲自授记他为接班人。他在兜率天宫,就是为了下生世间,广度众生,得道成佛。”
大概是受裴居道的鼓舞,另一位身居高位的大臣、尚书左丞张行廉也走了出来,向法明问道:“佛祖释迦牟尼的确授记弥勒是未来之佛,不过,而今距佛祖涅盘不过千年,不知是释迦牟尼佛错了,还是法师您算错了?”
是啊,若说是佛祖释迦牟尼当时说错了,无疑是谤佛;若法明法师现在错了,所谓武则天是弥勒化身,肯定是无稽之谈!
群臣不由得一阵轻轻骚动。人们都密切关注着法明法师,看他如何应付这个两难问题。
在这种紧张得几乎透不过气的情况下,法明居然冲着张行廉呵呵一笑。张行廉被他笑得有些发毛,赶紧追问道:“法师,你不回答老夫的问题,笑个什么?”
法明徐徐说道:“贫僧笑你断章取义读佛经,一知半解说佛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张行廉被嘲笑得脸红脖子粗,强忍着才没有发火,悻悻说道:“法师既然熟读佛经、精通佛理,就请你说出个所以然来。五十多亿年,怎样缩成了一千年?”
法明款款说道:“佛法既讲分别,更讲圆融。佛陀在许多经典之中多次说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念顿超百万劫。’所以,以佛理看来,时间与空间是相对的,是圆融无碍的。你所说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在佛菩萨的境界里,不过是一瞬间。”
辩佛理,大臣们如何是法师的对手?所以,裴居道与张行廉只好乖乖退回了朝班之中。
然而,他们却无论如何也收不回武则天对他俩的厌恶,一个月之后,先后被割掉了脑袋(这是后话)。
武则天看到两位敢于强行出头的大臣被法明辩驳得哑口无言,很是高兴,说道:“大师真是博学强记,辩才无碍。正好,本宫有一个问题向你请教。”
于是,武则天重新将自己的那个梦境叙说了一遍。她最后说道:“我一到那个地方,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一种恍若隔世的记忆。那七宝所成的宫殿,那琉璃的河流,以及那仙花异草,都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既像是旧地重游,又仿佛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我好像就在那里长久居住过。这究竟是梦?是幻?还是……”
话音未落,冯怀义立刻五体投地,匍匐在武则天脚下,大声嚷嚷道:“天哪,原来陛下真是从兜率天宫转世的弥勒尊佛!沙门怀义,拜见弥勒如来。”
武则天好像有些疑惑,转而询问法明法师:“大师,您深入经藏,见多识广,本宫神游的地方,果然就是兜率天宫么?”
法明十分肯定地点点头,说道:“陛下梦中梦到的,恰恰就是弥勒菩萨所在的兜率内院。你所讲述的情景,与南北朝时期居士沮渠京声所翻译的《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所描绘的一模一样!”
法明的师弟云宣,像是情不自禁地插话道:“这绝对不是巧合,由此可见,陛下更加确定是弥勒菩萨转世无疑了!”
法明又说:“不仅仅如此。根据云宣师弟刚刚完成的着作《大云经疏》,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李氏合微。”
武则天十分兴奋地说:“云宣法师,请将您着述的《大云经疏》经本宫看看。”
云宣连忙将自己的新着呈了上去。
武则天一边翻看,一边像是不知不觉念出了声音:“……卅六小儿念唐唐,次第还歌武媚娘……陇上一丛李,病枯叶稀疏,枝干将欲倾,终得鹦鹉扶……”
武则天从书中抬起头来,笑着说道:“有意思,有意思。云宣法师,您的注疏真有意思!”
云宣双手合十,躬身答道:“陛下所念的,是弟子搜集的一些民间歌谣。它们虽然浅显、通俗,却也恰恰反映了民心、民意。”
法明紧接着说:“《佛说弥勒菩萨下生经》云:弥勒出世,国土丰乐。如今,陛下系弥勒菩萨下凡而君临中土,中土也必将成为一个极乐世界。”
在这场好戏中,武则天的侄子、时任文昌左相(第一宰相)的武承嗣,早已期盼着粉墨登场的机会,他听了法明的话,急不可耐地出班奏道:“听高僧们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臣这才明白了为什么陛下这么神武、这么英明,原来是当来下生弥勒佛转世!陛下您应该奉天承运,改朝换代才是。”
武则天反而很沉得住气,说道:“卿之所奏,虽然不无道理,但本宫并不想代唐自立。”
武承嗣很是着急,奏道:“上天之意不可违,民众之愿不可逆。万望圣母神皇早登大位!”
武则天沉默不语。
冯怀义退而求其次,说道:“法明、云宣等九名法师关于《大云经》的奏章,是佛祖的旨意,陛下应该宣告天下。”
武则天微微颔首,说道:“本宫依慧光大师之意,将高僧们的奏章颁发全国传阅,同时,将新译《大云经》以及《大云经疏》颁示天下。”
由此,天下民众人人都知道了武则天皇太后是弥勒菩萨转世。
而“弥勒下生,五谷丰登……;弥勒尊佛祖天下,亿万斯民享荣华……”等等民谣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弥勒出世,人民安乐”的信念深入人心……
两个月之后,九月三日,关中九百名民众跋涉数百里来到洛阳皇宫,呈递奏章,请求废除李氏天下,建立周王朝。武则天虽然没有答应他们,但将领头的傅游艺擢升为正五品的御前御史(给事中)。
于是,第二天,文武百官,以及皇亲国戚、四方酋长、平民百姓,共六万多人纷纷上书,请求武则天以周代唐。连名义上的皇帝李旦也呈上奏章,要求跟随母亲姓武。
第三天,朝廷所有的官员联名上疏,呈献《劝进表》云:天下之愿,势不可违,万望太后认可群臣及百姓之请,早登大位,改国号为周……
九月九日,武则天顺应民意,登上则天门城楼,向民众宣布:大赦天下,建立周朝,更改年号为“天授”元年……
武则天终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尊号为“慈氏越古天册金轮圣神”。
慈氏,是弥勒佛的称谓。
由此看来,武则天堂而皇之以弥勒尊佛降世临凡自居了。
上行下效,所以,就有寺院在塑造弥勒佛像时,将弥勒佛的形象塑造成了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帝王模样——简直就是则天皇帝的翻版。
本来威武雄壮的天冠弥勒,成了一幅俏丽的脂粉像。
头上三尺有神明。武则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何能瞒得过弥勒菩萨的法眼?他老人家在兜率陀天弥勒内院,将她的种种伎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时常为她或拙劣、或精彩的表演而忍俊不禁,呵呵大笑。
这一天,弥勒菩萨无意之中向下瞥了一眼,看到洛阳城内,一群信众正在将自己的一尊塑像请进大雄宝殿,不免有些恼火——自己虽然是未来之佛,但现在娑婆世界正处在释迦牟尼佛的像法时期,其教主,自然是释迦牟尼佛。因此,信众们的这种做法,是不符合佛制的。
弥勒菩萨刚登上七宝台内摩尼殿上的狮子座,就有童子来报,说是清凉世界的文殊菩萨来访。
在诸大菩萨中,弥勒菩萨是大慈的象征,而文殊菩萨是大智的代表,以通天彻地的大智慧而深得人们的敬仰。
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连弥勒老师的老师——释迦牟尼的老师——燃灯古佛,也是他的学生。
弥勒菩萨赶紧将文殊菩萨迎接进来,请上狮子座。
文殊菩萨未曾开口说话,便先看着弥勒笑了起来。弥勒变成了丈二和尚——被笑得摸不着头脑了。
文殊菩萨总算开口说道:“弥勒,一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的优波离(以持戒着称),说你‘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看来,现在又一次应验了。你瞧。”
弥勒菩萨顺着文殊指示的方向,看到在娑婆世界南詹部州大唐国内,一个名叫敦煌的地方,有一座正在大规模开凿的石窟。
其中一座石窟之内,正在塑造一尊自己的神像。
塑像通高一百二十尺(三十六米),头戴王冠,身穿龙袍,俨然与则天皇帝一模一样。
文殊菩萨指着塑像笑道:“此,弥勒佛也?武则天也?若是弥勒,却长了一副武则天的嘴脸;若为武则天,人们却将之当作弥勒佛礼拜。”
弥勒菩萨并不在意,说道:“本师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因此,弥勒也好,武曌也罢,都是虚妄之相,姑且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吧。”
文殊正经说道:“道理虽然不错,但是,武则天却利用民众对弥勒的信仰,以弥勒菩萨转世自居,不但因此取得了政权,而且她的许多阴谋诡计以及残忍的杀戮,就有了一个神圣的外衣。而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亵渎了佛教名声。更可恶的是,武则天假冒弥勒转世,为世人作了一个极坏的榜样,必将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后世的许多形形色色的野心家,必然群起效仿,以弥勒降生的名义,或起义造反,或迷惑民众。这些行为,不但歪曲了弥勒的本来面目,更玷污了佛教的圣洁。”
弥勒菩萨说道:“如此看来,若不加以制止,以我之名为乱的事件必然会蔚然成风。因此,不能再听之任之。此铃虽非由我所系,却多多少少与我有关系。那么我就分身去凡间走上一遭,现身说法,以正视听。”
文殊菩萨颔首称是。
弥勒菩萨笑道:“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你是古佛再来,请助我一臂之力。”
文殊一笑,随即将手中的如意抛撒出去,飘飘悠悠落在了天河之中,化作了一只莲蓬模样的小船。
弥勒菩萨随即乘舟顺流而下,从兜率陀天向凡界人间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