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项城杨大嫂
作者:尧天舜日   唐朝那些事最新章节     
    德宗李适正式任命李楚琳为凤翔节度使、田希鉴为泾原节度使。
    李适把他俩此前曾和朱泚结成一伙的罪恶,一概弃置不问。
    他俩朝秦暮楚,趋利忘义,反复无常,本不应封他们官。
    但是朝廷势弱,自身难保,李适柔弱无能,顾不上做事硬气、讲求是非原则了。
    李适想:不用费力去讨伐,他们能先反叛再归顺,这就很不错了,哪还顾不上查究前罪?
    李适封授李晟为司徒、中书令,封浑瑊为侍中。
    骆元光、尚可孤、韩游环、戴休颜,也都升了官。
    李适下诏启程回长安。从梁州出发,路过凤翔,正巧遇上官军拿住了朱泚将领李忠臣。
    李忠臣空有个好名字,一点都不忠于朝廷。
    官军押着李忠臣到李适面前,李适说:
    “把他处斩正法。”
    一会儿功夫,李忠臣被砍了头。
    李晟又派兵抓获乔琳、蒋镇、张光晟等朱泚手下将领。
    李晟对李适奏报说:
    “张光晟虽是贼臣,但在灭叛贼时他为官军出力不少。
    这次又是他主动返回投降,应该免他一死。”
    德宗李适不允许,下诏把他仨都斩杀。
    张光晟投降免死的想法落了空。
    李适在凤翔稍作休整,直往长安而去,久违了舒服的皇宫生活,他已归心似箭。
    浑瑊、韩游环、戴休颜,从咸阳城赶来迎接拜见李适,然后跟随李适去长安。
    李晟、骆元光,尚可孤领兵出城十里路,恭迎皇上圣驾。
    参加迎接李适的,还有官军步兵、骑兵十二万人。
    李适这有点像举行威武庄严的阅兵入城仪式了。
    此刻,李适心里明白,今天他威严和自信,都是忠于他的李晟等忠臣给他创造的。
    旌旗猎猎,排列几十里路那么长。军容严整,队伍整齐划一。
    李晟见到李适,先向李适祝贺说:
    “托皇上洪福,平定了叛贼。
    臣收复京城太晚,请求皇上治罪。”
    李适说:
    “你在危难中拯救国家,收复京城, 立下了旷世奇功,哪有什么罪,爱卿快快请起。”
    说着,李适缓步走下车辇,弯腰伸手扶起李晟。
    李晟缓缓起身,两人相互扶着,百感交集,哭作一团。
    两人哭了一会,收住感慨万千的喜泪。
    李适吩咐左右侍从扶李晟上马。
    皇帝先行,大家伴随。
    入城的入城,还宫的还宫。
    第二天,李适设酒宴,犒赏救国功臣。
    德宗李适以下,李晟坐在上座,当之无愧。
    浑瑊次之,其它将领依次列座。
    这顿盛宴,大家品尝的不仅是美酒好菜,也是护国成功的万千喜悦。
    这时国内还有两个叛贼未除。一个是李怀光,一个是李希烈。
    李希烈占据汴州,自称大楚国皇帝。
    他派兵侵略陈州,想顺道抢掠占领项城县。
    县令这个官不大,也是朝廷命官。
    项城县令李侃,面对叛军大敌压境,不知道该怎么办,打算丢弃县城逃命。
    李侃的妻子杨氏说:
    “你是县令,项城百姓的当家人,大众的主心骨。
    贼寇来了,你应当领兵坚守,守不住就应当以死报国。
    为什么光想着逃走保命?”
    古代女子经常有姓没名,这么重男轻女很不公平。
    我从史书上没查到李侃妻子杨氏女的名字,我们就称呼她杨大嫂吧。
    李侃听了妻子杨大嫂话,皱皱眉头说:
    “一个小县城兵马少,存钱存粮又不多,怎么守得住?”
    杨大嫂说:
    “项城如果你连守都不守,这方土地就被贼寇占有。
    贼寇占城,项城仓库存粮变成贼寇用粮。
    库存铜钱变成贼寇们的钱。
    老百姓变成供养贼寇的贼民。
    国家丢失这个县,你这个县令,不就是国家的罪人么?
    如今赶快放粮发钱,招募不怕死的勇士,大家齐心同守项城,或许有保全的希望。”
    于是李侃召本县守兵和百姓在项城官署衙门小广场集会,叫做全民抗贼总动员。
    李侃懦弱内向,负责主持大会,基本闭着嘴巴不发声。
    杨大嫂豁达开朗,负责发表激情演讲。
    杨大嫂站在讲台上,气宇昂然地对大家说:
    “今天我项城县兵民,在此隆重集会,誓师抵御叛国反贼。
    我丈夫李侃是一县之主,但他是一只飞来飞去的候鸟!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朝廷命官调来调去,这个家伙任期满了就调走了!
    他和我们不一样!
    我和你们都是土生土长,祖祖辈辈、子子孙孙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我们的农田和房屋在这里,我们祖宗的坟墓在这里。
    我们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如今贼寇要来占有这片土地,难道我们愿意忍气吞声受尽屈辱地活下去,给贼寇当奴隶么?
    大家凄哀又愤怒地表示:
    “我们不同意做奴隶!
    死也不愿意!
    我们和贼寇拼到底!”
    杨大嫂说:
    “我丈夫李侃大县令,老实内向,不善言辞。
    我俩昨夜枕在一个枕头上商量,商量好了,今天我来替他发令:
    我项城百姓,勇于弯腰捡起石头、瓦片、石头蛋,向贼寇头上砸去,打得贼寇头破血流的,赏铜钱一千!
    拿起刀枪弓箭杀死叛贼的,赏铜钱一万!”
    大家知道,平民身份扔石头,即便打破了叛贼的头,赏钱少。当了兵真刀真枪杀死叛贼,赏钱多。
    于是,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
    县城守军侦察兵报告李侃:叛军正向这边赶来。
    李侃令关闭四面城门,领众兵士上了城墙,进入备战状态。
    杨大嫂亲力亲为,组织妇女生火做饭,烙饼炒菜,她想让兵士们吃饱吃好,有力气有精神,杀死叛贼一大群。
    很快李希烈手下一名贼将,领着一群兵士,呐喊着跑来攻城。
    杨大嫂爬上城墙,对前来攻城的贼兵贼将喊话:
    “贼兵贼将们听着!
    我们项城的父老乡亲,和别处的百姓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是组织起来的,不好对付的。
    我们懂得气节大义,为国家、为家庭、为自己!
    你们即便攻下项城这个小县城,也不会显得你们又多么威风!
    你们如果识好歹,知进退,不如去别的地方,免得你们在这里费心费力,白白丢了性命!”
    贼兵贼将看她是个妇道人家,又听她说话不着调,忍不住一起大笑起来。
    贼兵贼将看见杨大嫂风风火火走下城墙,组织妇女们做饭去了,便开始攻城。
    李侃领守军抵御贼兵,仓促间中了一箭,忍不住疼,回身走下城墙。
    正好被不放心守城情况,又上来查看的杨大嫂碰上。
    杨大嫂说:
    “夫君为什么走下城墙?
    你想想守城兵士和百姓,如果看见你这个主心骨离去,哪个愿意继续苦守?
    就算战死在城墙上,也得以留下千古英名,比躺着死在家里床上,荣耀得多了!”
    李侃于是用布包扎伤口,又登上城墙,带领守军一齐往贼兵人群里射箭。城墙下的贼兵被射伤射死不少。
    继续相持下去,城下贼兵死伤更多。叛贼部队的将领命令兵士架上云梯攻城。
    贼将身先士卒,首先登上梯子往城上爬来。
    他没有防护好,突然被被城上守兵一箭射中脸颊,顿时鲜血直流。
    他疼得扶不住梯子,从高高地云梯上摔下去跌死了。
    贼寇将领死了,贼兵没了士气。
    城墙上射下的箭像下雨一样密集,每时每刻都有贼兵死伤。
    贼兵知道碰上罕见的硬茬了,大家相约逃散退走,项城得以保全下来。
    州刺史给德宗李适写了奏章,给项城县令李侃上报战功,说他守城有功,还夸李侃夫人智勇双全。
    李适下诏令,升李侃为太平令,封杨大嫂为“神勇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