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稳定边疆
作者:玄学元士   五代十国之我是荆南王最新章节     
    各国借着机会在荆州签订了和平协定,并约定共同维护中原的和平稳定,对于叛乱分子要坚决打击,这对于高季明来说是重大利好。他刚刚平定了蜀地,内部还不怎么稳定,要是大唐趁机来攻,对于高季明来说可是不小的威胁。虽然赶跑了安重诲,要是大唐举国来攻,仅凭蜀地的兵力,只怕还够呛。而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想,和平协议的签订,让他们有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期,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办理完高季兴的葬礼,高季明还想在王兄的坟前守守孝,可是成都的王处回传来消息,说是吐蕃多次寇边,云南也在边境加大了军力部署,似乎有进攻蜀地的企图。高季明不得不以大事为重,回到了成都。此时,他不再是一个小小的镇南大将军,而是朝廷钦封的蜀王了,可以建立自己的官僚体系了。一回到成都,他就设立了各个行政机构,来管理好自己的蜀地。李旻、孟知祥、郭廷信都成了蜀地的重臣,而赵季良、赵廷隐、王处回、张公铎、李仁罕、侯弘实也分别了有了各自的官职。整个蜀地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高季明还进行改革,将宗教与政治与军事分离。信徒继续以半军事化的方式存在,作为国家的预备力量,允许南平道继续存在,但不是选拔官员和军官的必备条件,同时,高季明在蜀地举行科举考试,进一步实行糊名、抄写等更加公平的考试制度;同时,他允许道教和其他宗教的存在,可以自由发展信徒,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有任何颠覆现任政府的言论和行动,否则就视为叛逆。经过高季明的一番改革,蜀地的百姓们逐渐安定下来,社会也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为了解决吐蕃游牧民的扰边问题,高季明在加强抵御的同时,派人与吐蕃四王建立了正常的国际关系。原来四王没有意识到蜀地已经换了主子,所以一直将大理之战的失败归咎于孟知祥没有按时出兵云南,因此,多次派遣吐蕃军队以散兵游勇的方式来骚扰蜀地边境。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战果,可是对于蜀边的居民来说,却惶惶不可终日。为了一次性震慑吐蕃人,高季明增兵五万,让郭廷信率领,直取康藏地区的中心甘孜城,甘孜是康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是宗喀王的地盘。郭廷信绕过边境吐蕃人的游牧营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甘孜城,甘孜没有任何防御的心理准备,很快就被蜀军攻克。面对蜀军的威胁,宗喀王不得不与郭廷信签订协议,不再侵犯蜀边,也不允许其他三王通过自己的地盘来侵犯蜀国。蜀国则在其他三王进攻宗喀王时,为宗喀王提供必要的保护。同时,其他三王也得知消息,也纷纷同意与蜀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重新打开关闭已久的榷场。甘孜城不仅没有受害,反而成为成都与拉萨之间的重要商道,赚的盆满钵满。
    解决好了吐蕃,接着高季明便将目光转向了云南。原来,杨干贞之所以派遣士兵加强边境的防御,并不是要打算发动与蜀国的战争,而是为了保证自己篡位时,云南不受到外部的侵略,尤其是蜀国和吐蕃,因此他派遣士兵加强大理和大渡河方向的防御。大理段氏在与吐蕃的战争中损失不小,无力反对杨氏篡权,只好先投奔杨氏,默许了杨干贞篡权的行为。而杨干贞也派出三万兵马前去大理,名义上是协助防御吐蕃,实际上是要监视段氏,不要坏了自己的好事。段思平仰人鼻息,当然不敢置喙。
    此时的云南王已经不是郑仁旻,而是他的儿子郑隆亶。郑仁旻想要学习秦皇汉武长生,让道士们给他练金丹,中原不少道士趁着这个机会到云南升官发财,金丹虽然练出来了,可是效果却不是很好,郑仁旻不仅没有身轻体健,反而越来越沉重。道士们则忽悠他是因为心不诚所致,为了展示自己的诚意,郑仁旻离开王宫,居住到太和城外的山谷中去,反正云南的大权都在杨干贞手里,郑仁旻也乐得做甩手掌柜。命令杨干贞辅佐自己的儿子郑隆亶主持国事。城外的新鲜空气似乎让郑仁旻舒适不少,于是,郑仁旻让道士们给他更多的金丹,以便快速的达到长生的效果。很快,郑仁旻体内的毒素越积越多,终于在某一个夜晚,再也没有醒过来。得知消息的道士们第一时间逃离了云南,当亲兵卫士发现郑仁旻尸体的时候,他已经死去多时了。
    城内的郑隆亶得知父王去世的消息,急忙将郑仁旻的尸体接了回去,同时派出兵马四处追捕奉献金丹的道士们。可是哪里找得到?郑隆亶只好强忍住悲痛,在杨干贞的扶持下继承了大长和的王位,为了表示正统,他们依然沿用的是前唐册封的云南王称号。郑隆亶是个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哪里懂什么治国方略?懂什么势力平衡?很快,原本想要拥护王室的土司们纷纷跟杨干贞眉来眼去,而段思平也对郑隆亶失望,决定对杨干贞的行为不闻不问。就这样,郑隆亶的悲剧注定要发生。
    偏生郑隆亶不是个省油的灯,年纪轻轻的他哪里受得了自己被架空?于是他亲自招聘几十个同样年纪的小伙子,作为自己的亲信部队,并时不时口无遮拦地说杨干贞是权奸,一定要除掉他。杨干贞听了,知道再不采取行动,只怕自己的脑袋要落地了。可是,他不愿背负弑君的罪名,这样会让他失去忠于王室土司的拥护,于是,他暗中集结兵马,加强边境防守,同时故意惩戒一个家奴,并在看守时故意让他逃走。这个家奴第一时间跑到了王宫里,向郑隆亶举报杨干贞要谋反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的郑隆亶大怒不止,在他看来,自己没有先动手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杨干贞这个老不死的竟然真的有谋反之心?于是,他不顾内臣们的阻拦,率领自己招来的几十个小伙子,就这样风风火火地出了王宫,准备去消灭杨干贞的叛军,在他看来,只要自己一出马,杨干贞的将士们就会立即倒戈,到时候怎么惩罚杨干贞,还是放了他,还不是自己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