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长安、洛阳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都城了。
除了后唐定都洛阳之外,其他都定都在开封。
(后梁先以开封为首都,后迁都洛阳。)
任何事情都是随时代发展的。
放弃长安、洛阳,而选择定都开封也是有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从东晋开始,江南地区经济的不断崛起。
至唐宋时期,南方已经全面超越北方。
而北方的没落和长达数百年的那场战乱是分不开的。
自北宋灭亡之后,不管关中地区的长安,还是中原地区的开封、洛阳,再也没有一座城市能有能力撑起新兴王朝都城的重任。
“当年太祖之所以打算迁都洛阳,除了洛阳山河之险恐怕还有另一番深意吧。”
赵昺一个穿越者,怕个球啊,只管说出来就是。
此言一出,坐在一旁的赵与珞额头已经冒出了丝丝细汗,不知道是紧张的,还是火锅的热气熏得出汗。
“兴王,你认为当年的金匮之盟的有几分可信?”赵昺似笑非笑的问道。
此言一出,赵与珞额头上的丝丝细汗已经汇聚成汗珠,一颗颗斗大的汗珠慢慢地滚了下来。
这话题没法说啊,赵与珞虽然也是太祖后裔,但此事已经时隔三百年之久,难道说太宗皇帝谋朝篡位不成。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何况皇家之事。
即便是后来的朱家老四,那也是清君侧的靖难之役,咋能说是造反呢。
虽然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史书还是要粉刷一遍的嘛。
“兴王,这吃火锅就是容易出汗。”赵昺哈哈大笑。
这笑声让在赵与珞等人看起来有点近乎疯狂。
“是是,臣这身体有点虚,加之这火锅热气腾腾,的确出了不少汗水,请陛下见谅。”
赵昺说的话给了兴王一个台阶,兴王赶紧就坡下驴。
“哈哈,我观兴王的身体可是强壮得很呢。
“听说兴王最近又新纳了一房侧室呢。”
关于金匮之盟这个问题太过尖锐,也太过敏感。
三百年间不管是皇室内部,还是市井百姓中流传甚广。赵昺也没打算逼着赵与珞回答出来什么。
“回陛下,确有此事,请陛下恕罪。”皇帝年幼,加上身份敏感,此时的赵与珞还是一如既往的小心翼翼。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做臣子的低调一点,谨慎一点总没有坏处。
至于说造反,赵与珞那是不敢想的,别看赵与珞位高权重,掌握数千锦衣卫,可一旦有了这种念头,分分钟钟就被吴希奭的兵马给拿下了。
甚至赵与珞有可能连锦衣卫内部都搞不定。
江钲,江老将军那一关就过不去。
造反,那也得有人跟着你不成。
赵与珞自问是没有太祖皇帝当年在禁军中那样的威望。
无他,自从四月份即位半年以来,赵昺在军中、民间那渐渐形成的威望都不是一个赵与珞可以相提并论的。
“哈哈,无妨。兴王为赵氏多开枝散叶也是好事,我怎会怪罪兴王呢。”赵昺摆摆手说道。
“臣多谢陛下体谅。”赵与珞连忙道。
“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这都午时了,坐在那不吃不喝,难道不饿么?”为了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赵昺故意岔开话题,看了看坐在一旁“瑟瑟发抖”的黄鹤和武垒。
所谓的“金匮之盟”是指,相传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次年。),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自知命不久矣,临终前太后急召宰相赵普入宫记录遗言。
期间,杜太后对太祖说:“周世宗使幼儿治天下,若柴荣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
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
随后,杜太后又对赵普吩咐道:“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
这便是传说中杜太后在临终前交代未来皇位的继承问题。
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赵光义死后传位于赵光美,赵廷美死后再传位于太祖儿子的“金匮之盟”。
即,太祖传位于太宗,太宗传位于廷美,而廷美复传太祖之子赵德昭。
赵普在杜太后病床前写下誓言书。因为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然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是封建王朝帝位继承的最基本制度。
没有制度约束,那是要出大乱子的。
春秋时期晋国从一开始一个不起眼的小诸侯国,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阻挡狄人南下,遏制秦国东进,硬是在重重包围之中拼出了一条血路,杀出了重围。
独领风骚六百年,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史。晋昭侯发扬“孔融让梨”的美德,将自己叔叔成师的封地放在曲沃(山西临汾)。
嗯嗯,这个时候还没有“孔融让梨”呢,孔融还没出生呢。
曲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又属于交通要道,曲沃小宗很快就强盛起来。
六世之乱,小宗杀大宗,杀来杀去,从此晋国开始了长达近七十年的内乱。
杀到什么程度,杀到晋国无公族的程度。
公族是什么,简单来说,除了太子要继承国君之位,其他王室成员都属于公族。
为什么晋国小宗一定这么拼命杀大宗晋国王室?
其实原因很简单,超过五代就不算数了。
正所谓,“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而迁。”
啥意思?
五代之后,大宗就把小宗抛弃了,说简单点五代之后就不是一个家族了。
这个时候,小宗的后代是不能参加大宗的祭祀活动了。
俗称,那啥一提,翻脸不认人。
那啥,晋献公狠起来不但杀晋国大宗王室,连“自己人”也杀。
好不容易消停了没几年,又开始杀起来了,这一杀又杀了近二十年。
曲沃代翼,自相残杀,百年内乱,开启了礼乐崩坏,战乱不止的时代。
虽然后面晋献公之子晋文公姬重耳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也仅仅三世之后异姓贵族便已经在悄然间慢慢崛起。
也为以后“三家分晋”埋下了隐患。
强大的晋国并没有败给敌人,反而败给了自己,到最后反而是成全了韩虔、赵籍、魏斯三位卿大夫。
国君弱,而臣子强悍,焉能不反?
反,方法不一。
有的可能如同晋武公那样嚣张跋扈,小宗直接发兵灭了大宗,自己当晋侯。
也有可能是搞阴谋诡计,暗中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