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北边战事 都城动向
作者:夕阳映月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最新章节     
    长平三年初。
    越州城里才刚过完正月,城里的百姓还在回味着过年的味道,北边就传来了八百里加急,苍璃国的军队袭击了宁州境内交界的几个村子,烧杀掠夺了一番,镇北将军率兵赶过去的时候,他们早已经逃之夭夭了。
    宁州府第一时间就向朝廷上了急奏,还是上官硕亲自给朝廷写的奏折,按理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才是,可这次苍璃国人也甚是狡诈,他们只搞偷袭,并没有明确开战的意图,宁州府这才向朝廷上奏,战与不战都要看朝廷的意思。
    上官鸿看到奏折的时候,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儿,大发雷霆,这还是他登基以来头一回在文武大臣面前暴露自己的情绪。
    自己刚刚登基才两年的时间,他们就蠢蠢欲动,这挑衅的意图也太过明显,他当即就下令给宁州传旨,让镇北将军肖钰准备开战。
    谁料此话一出就有人站出来反对,反对之人竟然是兵部尚书南宫晟。
    陛下,开战一事还请三思啊,先帝在世之时,这北苍璃国就跟我国常有摩擦,两国也曾多次交战,每次双方都是死伤惨重,两国交战并非儿戏,还请圣上三思啊。
    不想他话音刚落,百里岳鹏就站出来反对。
    南宫尚书此言差矣,他苍璃国挑衅在先,若我们只知道一味的退让,那我南越国威何在。到了那时,只怕他们会更加得寸进尺,掠夺我南越疆土,残杀我南越百姓,臣赞同陛下的圣意,派兵还击,以扬我国威。
    话音刚落,就有人带头附议,都在夸赞陛下圣明。
    眼见上官鸿就要有了决议,不想同为辅政大臣的门下省侍中刘光远也站出来反对。
    陛下,臣有话说。
    上官鸿听完眉头微皱,今日朝堂之上的气氛有些怪异,四位辅政大臣,除了伊善不在之外,其他三人,经常给自己唱反调的百里岳鹏反而带头支持自己,而一向忠直的刘光远和南宫晟二人却出言反对,让他大感意外。
    不过他倒不是刚愎自用之人,眼见他们二人都出言反对,他虽心生不满,还是让刘光远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光远想了想说道:陛下,民乃国之本,两国开战,必定会劳民伤财。国库本就不太富裕,去年均州府连税银跟粮税都未交齐,均州知府还特地上书请罪,说是均州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请旨减赋降税,其他州府情况虽要好一些,可一旦交战,最后这受苦的还是我南越百姓啊。
    况且此时也不是两国开战的时机,这次苍璃国袭击侵扰,跟以往做法大不相同,倒更像是小人行径,宁州府的奏折上只说,我南越百姓被烧杀掠夺,可镇北将军去的时候早已经不见了踪影,此事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详查,此时若是贸然出兵,实在不是合适的时机。
    刘光远话音刚落,就有人出言反对,说他贪生怕死,替敌国说话居心何在,双方又是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上官鸿越听眉头皱的越深,心里更是在思量,去年因为吴迪上书请旨减赋降税一事,朝堂之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吏部尚书更是直言:吴迪刚到均州上任知府,就欠税少粮,实为办事不力,要求罢免他的知府之位。
    好在上官鸿能时常收到均州的消息,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这才给了他一次机会。可国库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粮食更是没有富裕,要不然当年落叶城的旱灾,也不会只让他只身去赈灾,朝廷却不给赈灾粮了。
    尤其是那句:此事更像是小人行径,倒是让他心里有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到底是少年心性,起意快,去的也快。经过南宫晟和刘光远这么一说,他也冷静了下来。
    眼见双方越吵越激烈,他才出声制止。最后虽然没有同意出兵,但他还是给宁州府和镇北将军肖钰去了旨,让他们密切注意边关动向,如果苍璃国胆敢再犯,就让镇北将军肖钰带兵痛击。
    朝堂之争这才告一段落。
    ……
    如今的百里府,比起当年的李府,门槛还要高上一大截。
    一个府上,父亲是先皇临终任命的辅政大臣,儿子是当朝尚书,这等盛况,先皇在世之时都不曾出现过,现在的百里府,门房都是拿鼻孔看人了。
    后院书房,百里策疑惑的问着百里岳鹏:父亲,你为何一再希望边关发生战事啊?
    百里岳鹏看了一眼儿子,以教育的口气说道:你知道这边关太平多久了吗?先皇在世之时就很少发生战事了,有的只是一些小摩擦。如今这武将里面,西边有屠鹏举那个老鬼,北面有肖钰,东面倒是还算太平,这朝廷里南宫晟掌管着兵部,为父虽做了这辅政大臣,可投靠为父之人,多是文臣并没有武将,只要有战事发生,为父便能想办法在武将里面安插上我们的人,这样等以后为父老了,不论谁来做皇帝,我们百里家都能身居高位了。
    百里策听完才恍然大悟,不过对于朝堂之上发生的事,他还是气愤的说道:都怪南宫晟和刘光远那两个老鬼,要不是他们出面反对,圣上定然会同意出兵的。
    百里岳鹏听完却哼声一笑:哼,他们二人确实碍眼,不过也不要小瞧了我们这位陛下,他当时也是在气头之上,才会说出那番话。打仗岂是那么容易的事,你们这些后辈又哪里会懂,当年我们跟着先帝,那可是趟过刀山血海的,目之所及,全是死尸,鲜血,那鲜血都干涸了,那气味更是令人作呕,岂非像你们想的那般容易,嘴一张就两国交战,哼哼,真是可笑。
    有些事情没有经历,任你说的再言之凿凿,他人听得也没有任何感觉。百里策就是,他听着父亲的话,显然有些不屑一顾。
    听父亲说完,他才说道:他确实有些城府,像今日朝堂之上这般情绪失控,儿子还是头一回看见,不过那北边可是有重兵把守的,先皇在世之时还特意把五殿下派去军中历练,他现在可是肖钰手下的副将了,要是先皇还在世,说不定要不了多久他就可以接替肖钰的位置了,有他们在那里看着,按理说苍璃国人不敢越界才是啊。
    百里岳鹏听完点了点头:是啊,这件事确实蹊跷,不过眼下新皇刚刚登基不久,苍璃国人故意试探也是有可能的,你要知道他们跟我们南越可以说是世仇的。不过这五殿下现在想坐上镇北将军,怕是没有机会啰。
    百里策疑惑的问道;父亲为何这么说?
    百里岳鹏奸笑的说道:你忘啦,他可是燕王一母同胞的兄弟呀,嘿嘿
    百里策听完心里瞬间就明悟了,上官鸿真要让这个五弟做了镇北将军,那燕王这个三哥他又该放在什么位置呢?
    ……
    燕王府
    自从出了禁足之事以后,燕王倒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每日待在王府里,不是养花遛鸟,就是逗着一双儿女,听说最近又开始琢磨起吃的来了,或许是以前这些都太容易得到了,他从未在意过,现在自己无事可做了,反而开始瞎琢磨起来了。
    这天一大早,一个农夫打扮的汉子挑着一筐菜进了王府侧门,跟着管事的就进了灶房,没过多久就挑着一副空担子从侧门儿离开了,只是明明进来的时候,略显凌乱的头发,出去的时候却干净了少许,尽管带着很深的帽子压住了容貌,可若是细心之人还是能能够发现端倪。
    燕王的书房里,一个中年汉子正恭敬的说着话。
    主子,这是五殿下飞鸽传回来的信。
    燕王看完了信,就丢到了一旁的火炉之中,瞬间就化为了灰烬。
    沉思良久,他才开口说道:给五殿下传信,越乱越好,另外让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只要他在边关安然无恙,我在都城定能平安无事。
    那汉子恭身说了声:是。
    转身就出了院子,不过却并没见他出燕王府,倒像是在等着什么。
    燕王望着那人出了院子,才冷哼了一声:我这个四弟还真是不简单啊,这都能忍,以前还真是小瞧了你,哼
    ……
    边关一事,动心思的又岂止他们二人。
    李府
    李思德听完儿子说了朝堂一事,自嘲的说道:想不到百里岳鹏这个老鬼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了。
    李思贤不明所以,疑惑的问道: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李思德笑着说道:他现在不光想控制文官,就连武官也想染指了,这才消停了几天啊,当年我们跟着先皇四处征战,刀山火海,才换来这几十年太平日子,可如今却有人嫌这太平日子碍眼啰。
    李思贤听完恍然大悟,他原以为百里岳鹏是为了取悦圣上才同意出兵的,谁能想到这背后会有这么深的算计。
    他望着一脸深思的父亲问出了自己的疑惑:父亲,那我们该怎么做?
    李思德望着儿子,一脸的惋惜:我们现在哪里还有发言权?只能静观其变了,乱了也好,这世道确实太平了太久,若一直这么下去,你这侍郎还要做到什么时候?只有这朝堂动荡了,你才能有机会。不过你也不要小看了我们这位陛下,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定然是能想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两国交战可不是动动嘴那么简单的,小到兵器盔甲,军马粮草,大到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打仗拼的就是人命,上战场的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没上战场的要为那些人提供衣食用度,怎么提供?无非是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最后还不是拿命来换的。
    说完,他望着窗外,像是在想起当年的陈年旧事,当年他们四人追随先帝,浴血奋战,趟着尸山血海一路走过来,他们是权倾朝野了,可那些跟随他们的人,有多少早已经如野草般永远的留在了那战场之上,甚至连个姓名都不曾留下。
    再看看如今,却只有他一人闲赋在家,混的最惨,不对,比起已经殡天的先帝,他起码还活着,只要活着就能看到希望。
    想到此,他的嘴角不自觉的抽动了一下。
    ……
    养心殿里,上官鸿早已经没有朝堂之上暴跳如雷的模样,空旷的大殿,只有他们二人对桌而坐,另一人是他的老师伊善。
    老师,学生今日在朝堂之上是否太过失态了。
    伊善诚惶诚恐的说道:圣上年轻气盛本是常事,还能做到临危不乱却是让老臣佩服,边关一事,关乎社稷,确实是需要三思而后行的。
    是啊,朕今日确实有些失态,差点就上了百里岳鹏那老鬼的当了,朕也没想到他的胃口越来越大了,只是这边关一事关乎国威,苍璃国人真要得寸进尺,朕也不会惯着他们。常言说得好:攘外必先安内,要不是朕有许多顾虑,朕早就予以痛击了。
    伊善听出了他这是意有所指,可如今的眼前之人,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学生瑞王了,有些话他也不能轻易说出口,帝王的心思猜不透是件坏事,可若是全猜透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上官鸿见他不说话,就猜到了他心思,于是请教的口吻问道:老师,你说这兄弟和睦,君臣同心为何就这么难?你跟随父皇最久,你能教教学生该怎么做吗?
    伊善思虑良久才开口说道:人只有有欲望才能做成事,只是凡事过犹不及,这君臣之道在于平衡,当年屠鹏举,李思德,百里岳鹏和南宫晟追随先帝,后来各个都是朝中重臣,先帝所用的无外乎也是平衡之道。
    如今百里岳鹏在朝中确实势大,他毕竟是两朝元老,经营日久,又是先皇任命的辅政大臣,朝中附庸者不在少数。南宫晟和刘光远二人太过忠直,要说是做贤臣良将,非他二人莫属,可要是说这玩弄权术,算计人心却非他们所长,眼下边关出了事,朝局更要稳定,陛下切勿心急,还当徐徐图之。
    上官鸿见他只字不提兄弟和睦一事,也没再追问,此事即是国事也可说是家事,其实他心里早已经有了计较,父皇临终前跟他说过,这个五弟秉性忠直,他上次没有动燕王确实看在他的面子上,毕竟他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可若是这三哥真的不顾兄弟之情,君臣之礼,那他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伊善才告辞离开,出了养心殿,他才有种身上少了千斤重担的感觉,就连呼吸都顺畅了许多,昔日的学生早已经让他感受到了压力。
    过了许久,上官鸿才冲着暗处喊道:来人。
    来福轻身碎步走了进来:主子。
    给肖将军的信送出去了吗?
    来福小声回道:回主子,已经送出去了。
    好,朕倒要看看到底是他苍璃国人挑衅朕,还是有小鬼儿作祟。
    说完又朝来福问道:均州可有信传回来。
    来福拿出一封信递了过去,上官鸿接过信说道:你先下去吧。
    片刻的功夫,大殿里已经没了人影。
    上官鸿看完信就丢进了一旁的炭炉之中,喃喃自语道:二哥,还算你老实。吴迪,你可千万别辜负朕替你说了几句好话,他日或许你能有大用,朕倒想看看你能把均州变成什么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