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百日阁老(六)
作者:叫你敢答应吗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最新章节     
    既然人家不装了,郑直自然也就不再沉默。为了给三个老叟一个面子,临下值前,他让典籍史策给司礼监送去了四日以来第一份题本。

    司礼监掌印太监戴义也听人讲了郑直这些日子的举动,拿到题本后,十分好奇,究竟谁能从对方手里过关。不想打开一看,想笑又忍住了,继而是牙痛。

    题本是郑直自个上的,内容是弹劾拢共九百四十一名文武官员‘以卑践尊’。对方自然是把这几日他瞅见的所有题本中书写文书不规范的官员的名字一个不落的全都填了上去。并对处罚做了建议,武臣不懂规矩情有可原,所以应该训诫。文臣不懂规矩罪不容赦,应该停职待勘。同时,这些文臣之中为保举任官的,应该追究保举人的责任。

    戴义眼皮一跳,赶忙将题本封好,亲自前往乾清宫呈送御前。

    保举法始行于洪武十五年,命天下朝觐官各举所知一人,“凡有一善可称,一才可录者,皆具实以闻。” 永乐元年,又命内外文职官七品以上,于臣民中有沉滞下僚、隐居田里者,各举所知一人,量才擢用。保举最盛的时期是在洪熙、宣德、正统三朝。进入成化朝后即被废止,可自本朝伊始,又重行保举之令。

    但保举毕竟只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完全因人成事。时间一长,流弊自现,所举或乡里亲旧,或僚属门下,而无人保举者,久任不迁。吏部从一开始就对保举极为不满,认为是侵夺部权。而大举推行此法的杨士奇和杨荣也确实在用人问题上各偏同乡。因此,早在正统十三年三杨去世后,朝廷就曾经罢大臣保举之例。可每每有年幼新皇登基,此法就会再次被内阁以新帝的名义推出。而成化朝之所以例外,很简单宪宗纯皇帝即位时已经成年了。

    原本在仁宣时期,保举追责相当严苛,要是大臣保举的人不合适,动不动就可能面临降级,甚至被免去官职。可是自三杨主政的正统初年开始,则完全变了样,哪怕被保举的官员犯罪,保举官也不会受到处罚,或者处罚轻微。当然正统十三年之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保举连坐制度才重新加严。偏偏在《大明会典》里,这些保举连坐律条都消失了或者改为可以用钱赎罪了。

    弘治帝拿到郑直的题本仔细看完之后,皱皱眉头。郑直这几日做的很好,应该已经达到了皇后的预期,可是并没有达到弘治帝让对方入阁的目的。弘治帝需要郑直不停去试探,如何从内阁手里收回部分兵权。而不是如同目下般,堂堂的大明皇帝还需要靠拉拢兵部尚书来间接控制兵权。弘治帝不要‘间接’,他要‘直接’。不过郑直这道题本倒是为弘治帝提供了向内阁的好朋友吏部尚书马文升发难的机会“着吏部,兵部,部议。”

    皇明根据决策的内容、参与人员和集议地点的不同,集议有朝议、廷议、阁议、部议等形式。其中部议主要是六部将皇帝交付的有关本部的奏章,进行部内的讨论和议决,提出具体处理意见。阁议主要讨论超越六部和九卿职权所辖的政务,提出对策。大致而言,阁议讨论的是国家日常政务中出现的问题。更为重大的决策则须提交廷臣集议,即朝议、廷议。所有这些集议的结果都需上奏,由皇帝裁决。

    戴义应了一声,从李荣手里接过郑直的题本。如今的吏部尚书马文升与首辅刘健是同乡,二人关系素来相善,此人之前担任兵部尚书十几年。弄得曾经横扫草原的大明面对来朝觐时出言不逊的鞑靼小王子,都无可奈何。再加上马文升的儿子在家乡好的天怒人怨,若没有内阁维护,早就下野了。

    “着翰林院评议两宋武学与京卫武学优劣。”弘治帝继而道“限期半月。”

    戴义再次称是。

    郑直的题本在吏部和兵部闹出的动静并不大,甚至被淡化处理了。毕竟文官在前,武官在后,这已经是几十年的规矩了。之前也没见谁认为不妥,哪怕皇帝也默认了,偏偏郑直跳出来指手画脚。

    果然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俺们要做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等国家大事,谁有工夫为了这等小事耽搁。于是之后几日,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刑部,大理寺,十三按察使司已经被隔绝了将近一旬了。

    若是以往,郑直也无可奈何,毕竟他虽然入阁了,却并没有相应的实力,甚至人手也没几个。可如今跟以前不一样了,诸位大人,时代变了。

    “卖报嘞,卖报嘞!小阁老怒斥吏部,兵部乱法!”

    “卖报嘞,卖报嘞!二品拜七品,口称老爷!”

    “卖报嘞,卖报嘞!新科进士纳三品老爷嫡女为妾,祸害三月致死!”

    唐玉璞听了一路报童的叫卖声,心中隐隐不安。这位表弟越玩越大,六部之中,最重的就是吏部和兵部,如今郑直竟然要用报纸和二部斗法,未免有些自不量力了。

    马车停下,唐玉璞走下车,立刻向迎过来得三房管事周胜拱手“周管家。”

    “唐四爷折煞俺了。”周胜赶忙避开,然后回礼“俺这就让人禀报太太。”

    唐玉璞点点头,轻车熟路的来到了前院穿堂落座。今个是半年多未见的三太太打发人让他来,讲有事安排。唐玉璞一听,就心头猛跳。去年三太太这么吩咐,正东号整整赚了七十万两银子。两位姑母固然是占大头,可是他也得了整整七万两银子的好处,难不成今年又要再来一次?

    待石榴锦屏后传来了脚步声,唐玉璞赶忙起身恭迎。片刻后,三太太带着唐姨妈和唐小姨妈走了进来“快起来,我病了这么久,怎么瞅着玉璞长高了?”

    唐玉璞尴尬的笑笑“如今侄儿穿的是皂靴。”三太太发福了,看上去却更让人眼晕,只是对方眼角也有了清晰的皱纹。看来这场病,着实伤了姑母的元气。

    “这孩子。”唐姨妈扶着三太太落座“太太的意思是,你要做官了。”

    唐玉璞一愣,片刻后,赶忙跪在地上“侄儿多谢三位姑母的成全。”无论啥时候,做官都是刻到皇明每个人骨子里的理想。哪怕唐玉璞自个都晓得他不是读书的料,却也每每幻想若干年后,靠着三位姑母的帮衬,在十七爷……不,小阁老那里,能够得到一官半职。不想,这件事,如此快就成了。

    “快起来。”三太太习惯性的慵懒的靠在圈椅扶手上“先莫着急谢我。听听这位置,满不满意,若是不满意,也不必勉强。我总不能害了你的前程,再找就是。”

    唐玉璞不由好奇,三太太这病愈之后,咋开口都犹豫了?

    这时还不曾发一言的唐小姨妈道“是京卫武学教授。”

    “京卫武学?”唐玉璞顿失所望,可又一想不对。据他所知,这京卫武学的教授都是隶属国子监教授司的。心中已经不是失望,而是惶恐“三位姑母开恩,侄儿连《三字经》读起来都费劲,哪里好去国子监堕了姑母的威风。”

    “瞧你这点出息。”原本同样心虚的三太太一听,顿时不满“你怎么差了?国子监?它有几两银子?这件差事不单单允了你,还许给了你二表兄。到时候你们两个作伴,只要平日里莫张扬,过个七八年,就升上去了。”

    这些道理三太太自然不懂,都是老光棍讲的。原本对方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三太太讲出去,可是看到侄子如此畏首畏尾,这让两战两捷的她如何能忍。说就说了,怕什么?三太太不动声色的瞅了眼唐姨妈。

    “这话是咱们自家人讲的,四郎可莫要张扬出去。”唐姨妈立刻补充一句。

    唐玉璞到没有听出不妥,只是听三位姑母的口气,顿时感觉这事或许还真有谱“如此侄儿只能勉力为之。只是若侄儿闯了祸,三位姑母可不能丢下侄儿不管。”

    三太太嗔怒道“怕什么,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呢。”瞅了眼唐小姨妈。

    “我们难不成还会害了自己侄子?”唐小姨妈赶紧补充“只要你平日里谨守本分,七八年的工夫转眼就过去了。到时候穿着……”

    “武学里有训导平日里也不用你授课只需要把份内之事做好。若有闲暇,不妨和那些武生,应袭舍人,幼官多多来往。这些都是人脉,天南地北的,正东号日后走到哪,不是都有朋友。”唐姨妈立刻打断了唐小姨妈的自由发挥。这种事,丁是丁卯是卯,最忌讳添油加醋。倘若事有不谐,如何收场?

    唐玉璞细琢磨,立刻感觉三姑母讲的在理,原本对武学畏之如虎的想法也变了“如此侄儿愿意去京卫武学……教书。”怕这心虚的表情再惹怒了二姑母,立刻问“不晓得侄儿啥时候上值?”

    “不急。”三太太笑道“我们只是提前给你个信,真要有了消息,还要下个月。算上你去吏部录名,礼部誊录,估摸着也要年后了。”

    武学教授虽然只有从九品,却是在国子监名下,天下足球人趋之若鹜。一般这种位置都需要从州县表现最好的训导,教授里挑选,更何况唐玉璞的秀才身份才拿到没几日。偏偏老光棍判断,这次武学教授的位置旁人都不会抢,这才信心满满,昨个儿夜里当做闲话,在说到郑修和郑健时讲了出来。却不想,光棍怕势力,面对穷凶极恶的唐家三强梁,老光棍也只能认怂。

    三太太也不管老光棍是受了什么刺激,非要给郑修二人安排官身。却知道有老光棍在,哪怕都是从九品的学官,日后无论如何也不会差了。于是新生了孩子后,母爱泛滥的三太太决定也要照顾到侄子。

    唐玉璞一听,心态更稳了,也不起身,直接给三人叩首“侄儿有三位姑母相助,人生大幸。”

    “快起来。”三太太三人都是女眷,男女大防,在郑家可不是讲的玩的。只好督促对方“记住,四郎日后是要做官的,去了武学莫要和人置气,广交朋友。如此,才能厚积薄发。”

    唐玉璞赶忙称是。

    “玉璞可有心上人?”唐姨妈瞅了眼三太太,似乎是随口一问。

    “俺如今一事无成,不敢想这些。”唐玉璞下意识的回避,却立刻改口“但凭三位姑母做主。”

    “这样啊。”刚刚首战失利的唐小姨妈立刻道“六太太有位外甥女,是那位出过两位尚书的施家女儿,我看就不错。”

    三太太沉思片刻“那丫头今年十五,倒也般配。”

    “只是还在服父丧,要后年下半年才能成亲。”唐姨妈一副可惜模样“那姑娘模样俊啊。”

    唐玉璞想听又不敢听,尴尬的求饶“但凭三位姑母做主。”

    三太太道“这样,我们去探探六太太的口风。若是对方有意,不妨定下来,待后年人家除孝后,你就去求娶。”

    这自然是今日三位唐家女杰亲自出马的真实目的。甚至为唐玉璞安排官身,也是为了这后边的一步棋。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三太太出了月子,才发现,小瞧了她的侄媳妇。那个光棍最信重之人竟然已经被对方掌握。这还就算了,十二嫂的魂也被对方勾了去,十三姐更是把东十七那处园子当成了家,见天往后跑。

    士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在和六太太,十娘子商量之后,三人决定赶紧结盟,抢夺剩余的地盘。唐玉璞求娶施素安只是其中一步,后边十嫂,六太太都会有所动作。

    至于沈姨妈愿不愿意?这是正室娘子做主的事,哪轮得到她一个没名没分的外室指手画脚。

    好在刘三郎误打误撞,求娶腊梅,让三太太还不至于太过被动,可每每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三太太就感觉时不我待。闺女可以让,爷们不成。还懂不懂规矩?好东西要一起分享,哪能吃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