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第三十八章 人事(二)
作者:钟山布衣   爆炒五花肉po最新章节     
    简单见礼之后,谢岩命人奉上热茶,跟着问道:“员外郎此番前来,不知所为何事也?”
    “黜置使掌一方军政,按朝廷律例,赢举贤’之权,下官不才,效毛遂自荐尔。”
    “不知员外郎属意何职?”谢岩很平静地问。
    “新设‘宝庄乡’乡长之位。”娄师德直抒胸臆言道。
    官场上,下属向上级“要官”,非亲密者不可为。娄师德与谢岩,毫无关系,如此冒昧提出,实属异数。
    不过,谢岩猜测,其背后必定与冯宝有关。故言道:“‘宝庄乡’尚未建成,乡长空缺,朝中关注、有意者众,汝虽进士入官,却无署理政务过往,贸掌一乡,所持为何?”
    谢岩话意,简而言之——凭什么?
    娄师德恭声道:“地方事务繁杂,然不出民、生二字,吾当以心系之,全力为之。”
    “可否详?”
    “萧规曹随尔。”
    别看娄师德所异常简单,却恰恰是谢岩最想听到的答案。
    要知道,谢岩和冯宝在大唐做的这些事情,大多数都是经过千百年验证的,大体上漏洞和错误很少。因此,无论谁主政“卫岗乡”、“宝庄乡”,只要能够遵循现状不动,不搞大的制度性变革,理论上都是可以的。
    娄师德跟在冯宝身边做事,今突然来找自己“要官”,摆明了是冯宝授意。再加上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谢岩并不介意“举荐”。
    但是,光一个“举荐”有用吗?
    冯宝在外待了几年,对于大唐朝廷的某些变化并不是非常清楚,早些年,凭借着皇帝信任,谢岩“上表举荐”一个“县令”品级的官员,几乎可以是手到擒来,“吏部”和宰相们多少也会给点面子,不会拦阻。
    可自从李义府卖官鬻爵搞得有点过分之后,以上官仪为首的朝臣,联名具表,奏请皇帝,就官职任命,做了一些改动,尤其是“职事官”,科举入仕者先、军功入仕次之、察举者末。
    也就是,如果朝廷“职事官”出现空缺,优先考虑科举和军功两个方面,被“举荐”者,反而不占优势。当然,若皇帝有意起用,自另当别论。
    只不过谢岩却并没有打算直接向皇帝“举荐”,毕竟特意“上表举荐贤能”这种事,有违当下朝廷遴选官员程序,无论是否成功,都会遭受朝臣非议。
    方法日后再考虑,今日多问一些实务,才是要紧。
    “员外郎行萧规曹随旧事,本官深以为然。却不知汝对于冯侯设想,有何高见?”似乎谢岩觉得自己问得有些太笼统,便跟着又道:“‘商货交易所’乃‘宝庄乡’初期最为重要之所在,汝如何看待?”
    “聚商贾、货物于一地,便利尔!大批钱财来往,必定通过‘钱号’,故账目清晰明了,上缴‘商税’定无缺失。其次,如‘石炭’、粮食、药材等大宗货物,产于各地,运送时节亦有不同,售价自有高低,商贾间过往易货、异地买卖,朝廷甚难知其详情,‘商税’更无从谈起,‘商货交易所’设立,当可明白交易,朝廷征税,亦有实证。”
    “商贾私下间交易,又当如何?”谢岩发出疑问。
    “陛下曾有诏令,足额缴纳‘商税’者,无圣旨,不抄家,为区区蝇头利而弃朝廷庇佑,断无可能。”
    谢岩笑而颔首,很显然对娄师德所言很是满意。
    接着,谢岩又问及“戏院”、道路等一些具体事务……
    娄师德回答得中规中矩,几无差错。
    谢岩能够听得出来,娄师德所言都是“唐人”贯有思维,并非冯宝刻意教授,其中有个别地方,明显不符后世“常理”,但却非常容易被“唐人”理解,即其所,乃其所思。
    简简单单一番对话,就能判断出一个人是否执政一方吗?显然并无可能。
    真正促使谢岩最后下了决心的原因在于,历史上娄师德名声很好,“唾面自干”即出自此人。
    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有能力的同时品行也很好的人,却比较难遇上。故谢岩很是理解冯宝心思,如此人才,理当提携关照。
    心中有了计较之余,谢岩便不再询问政务,而是将话题引入“扩编水师”,不论如何,娄师德如今尚在“水师衙门”任职,听其本职,也可当作侧面了解。
    然而,谢岩万万没有想到,娄师德对于“水师”那一摊子事,不仅了解清楚,而且想法新颖,虽然明显有冯宝言传身教的影子,但许多构想明显超前,且极具前瞻性。
    譬如,娄师德认为,“水运司”日后交由朝廷固是上佳,然“水运司”成为朝廷衙门后,理应统管下水运、水利,如此方可最大限度发挥其效能,不应该仅仅作为一个获利存在。
    换做旁人,哪怕是精通政务的宰相们,恐怕都很难理解这种思想。
    但谢岩非常清楚,千年后“水利部”就是干这个事儿的!以一个单独机构来管理下所有水系,包括建设、运输、疏浚河道等。这是一种专业资源集中使用的方法,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浪费以及因为不懂行而造成更大损失。同时,出了问题也可问责有人。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走向。
    谢岩敏锐发现,娄师德之才,恐不在于具体事务,而在宏观设计,也就是他心中的格局超过很多人。
    怎么办?究竟是按照冯宝意思,把娄师德送上“宝庄乡”主政,还是“举荐”其走上更高的舞台?谢岩多少有些犯愁。
    当着娄师德的面,谢岩什么意思也没有流露,待其离开后,一人独坐沉思……
    两日后,谢岩携妻贺兰敏月入“洛阳周国公府”探望杨老夫人……
    住五日后返乡。
    又隔数日,宰相许敬宗上书皇帝,奏请于“工部”下设“水务司”,统管“下水务”。
    不久,“吏部”上表,称:“水务当由精专之龋责,‘水师职方员外郎’娄师德,思虑至纯,精于蠢,可任此职。”
    同一,“兵部”上书,不仅认同设“水务司”,且进言皇帝:“当由‘水务司’兼领‘水师水运司’。”
    等所有消息传进冯宝耳中的时候,他正带着娄师德巡视“宝庄乡”各处建设工地。
    “谢岩啊谢岩,你到底还是比我强一些!”冯宝心里很是感慨。
    设“水务司”掌“下水务”,归于“工部”,此事看起来似乎多此一举,毕竟朝廷有类似机构。但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水务”两个字,涵盖了与“水”有关的一切事务,也就是,以往大唐朝廷并不是特别重视的水利建设,从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至于防洪、防涝等,也有了专门机构负责,不像过往,全部由地方政府承担。可这种事情非常专业,不是每一个地方官府都能搞的好,现在不同了,有了一个专门的负责。
    此外,“水务司”兼领“水运司”,等于是提前把“水师”附属机构纳入朝廷管辖,而“吏部”举荐娄师德,等同于是告诉军方,管事的还是来自军队,如此一来,也就不太容易触及军队的利益。至于军队和地方的利益纷争,可以日后慢慢划分,最起码现在把事情可以先干起来。
    而对于文官集团来,设立“水务司”,以兼领方式从军方那头狠狠咬下一块大肉,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军方却不这么想,在他们看来,兼领不过是权宜之策,“水运司”该干什么干什么,“水务司”那头可以不用理会,因为原因很简单,一边是官,另一边是民,官与民,本就泾渭分明,充其量不过多塞几个人罢了。
    冯宝仔细想明白了各种情形后,只能无奈地对娄师德道:“‘吏部’举荐,‘兵部’认可,吾以为,‘水务司郎织一职,非娄兄不可。”
    听闻此话,娄师德那是一脸懵懂。
    不是好的当乡长吗?怎么突然间改了呢?还有,自己不过是一个很的官员,可整件事情怎么听起来都像是朝廷专门设了一个衙门来安置,要不然怎么会出现宰相提议,“吏部”、“兵部”上书配合这种事情呢?那得多大的面子?
    冯宝大体上能够猜得出来,知道肯定是谢岩在背后运作,不过他也很好奇,谢岩是如何能够搞定“吏部”和许敬宗。
    只不过这个问题还没有等冯宝弄清楚,朝廷里传来一个消息——“卫岗乡”、“新安县”与“宝庄乡”三地,提供一百个官职,由“吏部”安排任命,每两年轮换。
    冯宝当时就明白了,谢岩肯定是拿一百个官职换取“吏部”举荐。至于许敬宗,那就不用多想,钱财到位了就行,充其量多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