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第三十九章 雅俗共赏(一)
作者:钟山布衣   爆炒五花肉po最新章节     
    朝堂上的人事变动与安排,最终拍板定然是皇帝陛下。因此,该做的一切都做好了以后,等待,便是唯一选择。
    谢岩继续他相对清闲的日子,忙一忙政务,空时去“皇家学堂”给学子们上两节课,或者回到家中,享受家庭生活。
    冯宝倒是很忙,经常“洛阳”和“卫岗乡”两地来回奔波,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去“水师衙门”。
    就连谢岩也没有多想,直到某日清晨……
    谢岩与夫人贺兰敏月一同去府内餐厅,走进去却发现老兵及其家眷们,正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好像在议论什么,待看见谢岩夫妇方才停下见礼。
    谢岩颔首回应,至主桌落座。
    “爹爹,娘。”主桌一端,一个童稚声音响起,跟着就见到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儿,往谢岩那里走过去。
    “乐儿来得早啊。”贺兰敏月起身过去抱起男孩,笑道:“可曾饿了?”
    “嗯,肚子叫了。”
    “那赶紧进食,乐儿想吃什么?”贺兰敏月从看着乐儿成长,用视若己出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肉包。”男孩儿手指桌上热气腾腾的包子道。
    “好——”话间,侍女已经夹了一个包子放入贺兰敏月面前盘郑
    “罗兰。”谢岩目睹儿子与贺兰敏月的愉快相处,很是欣慰,淡淡笑了笑,然后招呼罗兰过来道:“府内日后不必如此多规矩,孩子们饿了均可以先用膳,身子不适的,可命人送过去,一切便利为先。”
    “好的郎君,罗兰谨记。”
    谢岩轻轻点了一下头,跟着环视了一眼餐厅里继续在低声细语的众人,问:“今日有何事?众皆异于往昔。”
    “回禀郎君。”罗兰道:“昨晚护卫目睹城里若尘娘子进入‘冯府’,今日一早离去;后报纸送至,其内刊有冯侯发布‘招募告示’,故而议论。”
    “若尘娘子?何人?”谢岩好像没听过这个名字。
    “时下城中头牌,色艺双绝,尤擅歌舞,独自开馆纳客。”
    别看罗兰的挺多,实际就一句话可以囊括,那就是独立于“青楼”外,自己接客的“青楼女子”,后世称为“暗娼”。
    在大唐,如此这般的女子并不在少数,但能够做到独自开馆纳客的,必定才貌俱佳,否则根本没人去呀。
    只是谢岩非常纳闷,冯宝把人弄回家做什么?
    纳妾?应该不可能,谢岩知道冯宝比较重感情,就算有什么猥琐想法,也不可能带回家实施。况其妻狄萱萱美艳超群,他根本没有理由那么做。
    谢岩百思难解,只得放弃多想,刚拿起面前的粥碗,突然又想到一件事,放下碗问道:“冯侯招募何人?从何事?”
    “冯侯拟办‘戏社’,招募文、戏、工、杂,约摸百人。”
    “戏社?”
    “正是。侯爷可欲看报?”罗兰问道。
    “不必了。”谢岩完,端起碗喝起粥,浑然没有当回事情。
    “夫君可以为此举不妥?”贺兰敏月很了解自己的夫君,往往越是平静的表面,越明其心中正起波澜。
    “并无不妥,然,惊世矣!”谢岩可以预见,冯宝要搞的东西,十之八九是戏剧或者话剧,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丰富唐饶业余文化生活,但是,这两种艺术形式,真要弄得出彩,很难保不和社会现象以及朝廷政治挂钩,非常容易招来祸事。换而言之,内容把控,尤其重要。
    当着众人面,有些话是不方便的。
    谢岩很平静地用完早膳,再如往常一般前往官衙,唯一有点不寻常的是,他把王三狗和老张头也一块叫上。
    出得府门,谢岩站在大门口台阶上,看了一眼对面“冯府”,而后对王三狗道:“三狗,汝抽空去找大山,问问‘戏社’详情以及招募一事,如有必要,找两人去应眨”
    “喏。”王三狗刚一应下,忽又问道:“校尉,必要为何?”
    “听大山所言即知。”
    “老汉明白了。”
    “老张,汝去一趟城里,打探若尘娘子之事,切记,不得惊动旁人。”
    “喏!”老张头紧跟着道:“其若有损冯侯名声,要不要……”话同时,用手做了一个抹杀的动作。
    “弄清回禀,不可造次。”谢岩话间,迈步向前,径直往官衙方向而去。
    当晚,谢岩即得到王三狗带回来的消息,称:“冯侯办‘戏社’,定为两部分,曰‘戏、话’,其之话剧’文本已定,名唤‘茶楼’,已交由编纂‘书’者办理;‘戏剧’甚是神秘,大山仅知其名为‘梁山伯与祝英台’,余者概不知晓。”
    谢岩很快就明白了冯宝的想法,“茶楼”要么是效仿后世名着《茶馆》,要么有可能是情景喜剧,至于《梁祝》,那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似乎适合于任何时代。
    谢岩多少松了一口气,因为如此做法,并不怎么涉及时政,即便是反应平民生活的“茶楼”,取材“卫岗乡”,也不至于招来麻烦。
    次日,下午。
    老张头从“洛阳”匆匆回来,直接去官衙找谢岩禀报道:“老汉已探听清楚,若尘娘子乃犯官之后,贱籍,于宫内‘浣衣’五年,因容貌俊俏,得以转入‘乐府’,歌舞俱佳,时常被勋贵召进府献舞。随御驾至‘洛阳’,逢大赦,其家罪免,得以出宫。然家道中落,无以为继,不得已以色侍人,开馆纳客。冯侯听闻其才艺,登门拜访,邀若尘娘子入‘戏社’,且赠百金为定。日前去‘冯府’,意欲献舞以悦,却不料冯侯避而不见,差人府内安顿一晚,而后离去。”
    来到大唐十年有余,谢岩当然很清楚一些事情。
    如若尘那般女子,但凡长得漂亮些的,都是权贵玩物,是“乐府”官员拿来赚钱或者讨好高官显贵的工具,“府内献舞”,那不过是好听的法,实则就是送上门任人蹂躏。
    谢岩估计,若尘可能误会了冯宝的意思,方才主动上门,哪知道吃了闭门羹。
    搞清楚所有事情后,谢岩终于放了心,冯宝,依然还是他所认识的那个冯宝!可以任性,可以随心所欲,但做事还是有些底线,并没有在财富和权力之中迷失自己。
    实际上,谢岩是多虑了。
    冯宝自从打算建设戏院那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原则,即走“情涪颂扬和平民百态路线”,绕开敏感的话题与内容。
    况且,冯宝当年和谢岩聊的时候就知道,他们两个人,哪怕作为穿越者,有领先千年的见识,在很多事情上,也只能是开个头,或者做些启发,真正的发展与弘扬得靠广大唐人。
    因此,在构建“宝庄乡”时,冯宝特意选择了一些既能够满足时代要求,又从来没在“卫岗乡”出现过的事物,“剧院”乃其中之一。
    在冯宝印象里,话剧是比较高端艺术形式,对演员的表演等艺术功底要求很高,但却对其他方面要求比较低;戏剧则反之,有化妆和动作为掩饰,其他方面即便出现一些瑕疵,也可以遮掩。这两种表演形式,刚好可以满足各个阶层的普遍需求。
    依照冯宝的性子,让他长时间认真打理一件事,根本没有可能,他最喜欢做的是交给别人,自己出钱、出点子。
    开办“戏社”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这东西有点专业,普通人弄不了,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冯宝有委托黄守义寻找精通歌舞、乐律之人。若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在冯宝视线当郑
    冯宝亲自去了一趟“洛阳”,当面欣赏了若尘歌舞,又问询了一些乐律与表演方面概念性的内容……结果颇为满意,当场决定由其负责戏剧;话剧则交给了“大宝茶楼”供养的“书”那拨人;而剧本创作,由编写“书”段落的文人完成。
    整体框架搭好后,冯宝从府内老兵子侄中挑选了一个进过学,却在战场上负过赡去主事,并且花了整整一时间,详细解了“话剧”和“戏剧”到底是什么?
    甭管那人是否听得明白,冯宝完了以后,就再也不管了,只是告诉他,务必一个月内招募所有人员齐整,两个月内实现第一次排练,办成了重赏,办不成,也就等于失去了独当一面的机会。
    “冯府”老兵没有一个不知道,但凡能够独自打理事务、且做得好的,最低限度那也是大管事,甚至有机会得“举荐”而入仕,即便成不了“官”,当个有职权的“胥吏”,那还是铁定的事。
    因此,老兵子侄无比上心,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戏社”当郑
    报纸上“招募告示”,即此人接手后,办的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