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静待时机
作者:声花落雨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最新章节     
    不过这也是大魏几乎所有人的共识,没有什么人觉得不对。让大魏贵女去嫁给为柔然锻铁的奴才?这对大魏来说本身就是个侮辱,对拓跋翼的个人威望更是如此。
    “陛下,突厥区区小部竟敢提如此无礼的要求,不如待到秋季扫灭柔然时,一并将突厥一起灭了如何?”下方有人建议道。
    “是个不错的主意!”拓跋翼点头道,“就算不能灭了突厥,也该敲打敲打,让他知道我大魏的天威,知道我大魏贵女可不是这般轻易下嫁的!”
    “陛下英明!”一众人喊道。
    听到这一声欢呼,拓跋翼只觉得神清气爽,他似是又想起什么好事,又说道,“对了,还未来得及告诉诸位,昨日皇后诞下一子,他是朕的嫡子,也是大魏的储君,未来的大魏皇帝!”
    听闻拓跋翼有子嗣诞下,下方臣子表情不一,他们可不是善于伪装的汉人,有什么情绪都写在脸上。
    其中面色最为阴沉的当属贺若统连,他是贺若家的族长,也是拓跋翼江山稳固最大的基石。同样他的女儿也许配给了拓跋翼,贵为当今皇后。
    按理说,皇后诞下嫡子,贺若家的地位会更加稳固。实则不然,与周齐不同,大魏一直实行一项极为残酷的制度,那便是子贵母死。
    从字面也就不难理解这个制度,那就是孩子一旦被确立为太子储君,便要赐死亲生母亲。按照魏人的说法是,子少母壮,恐女主颛恣乱国家。
    而实际上,则是源于魏国立国之初,并未想汉人那般确立一套长幼继承,册立储君更多是看其母亲舅族的权势,谁的拳头大谁便是储君。
    而为了防止舅族坐大,进而把持朝政,魏人便实行了这么一套子贵母死的制度。而魏人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创这一先河的却是汉武帝,他欲立钩弋夫人之子为太子,又怕将来女主乱政,于是赐死了钩弋夫人。
    因此,赐死储君生母在大魏并不是件新鲜事,而贺若统连会阴沉着脸,也就不难理解了。
    “陛下,皇后诞下子嗣不过一天,现在确立为储君恐有不妥!”臣子中,一位算是贺若统连的亲信站出来说道,“臣恐遭来天妒,致使其早夭!”
    拓跋翼暗暗咬了咬牙,心里骂道,咒他儿子死,底下人还真是什么都敢说!
    不过表面上拓跋翼仍是不动声色,“朕知道你们的顾虑,依照旧制,册立储君后当赐死皇后。但朕与皇后恩爱无比,实在不愿与她天人两隔,更不愿朕的孩子将来怨恨。”
    “故此朕欲废除旧制,效仿汉人。朕知道你们多有不愿,瞧不上汉人,朕也不要求你们能跟上朕的脚步,但唯求一点,莫要拖朕的后腿,如何?”
    拓跋翼十分自信,他虽是靠着贺若统连的鼎力支持才能稳固帝位,但却并不惧怕贺若家将来夺了他的江山。
    原因无他,拓跋翼如今正当壮年,身体无病无灾,正常来看少说还有二三十年好活,而反观贺若统连已是年仅六十的老人了,他身后子嗣也多少平庸之辈,因此只要等到贺若统连死了,权势滔天的外戚也将随之瓦解。
    而拓跋翼方才这些话,听着与贺若统连之女十分恩爱,实则话中以其性命要挟,要贺若统连支持他在大魏推行汉化改革。
    推行汉化势必会遭到魏人内部守旧派的反对,其中尤以贺若统连为首,他虽是拓跋翼的岳父,但自从拓跋翼即位后,二人在执政理念上多有不合,推行汉化便是其中之一。
    这一次,拓跋翼以贺若统连之女性命做交换,更要册立其外孙为储君,算是变相保贺若家未来的富贵。如此一场交换,贺若统连也算能够接受。
    想清楚其中关节,贺若统连神情舒展了几分,他上前一步道,“当如陛下所愿!”
    “哈哈,好!”拓跋翼连连大笑,“那就请诸位和朕一道,将大魏的天威播撒到中原九州的每一个角落!”
    ......
    魏国能得到大周装备重骑的消息,一旁的齐国自然也能得到。当然其中少不了鸿骑卫的帮助,总之赵桓本着能忽悠一个是一个的心思,让本该静心发展国力的齐魏二国,展开了一场军备竞赛。
    比起拓跋翼可怜兮兮的只要求打造五千套重甲,萧妙淽则是无比大气,她大手一挥,直接要求组建一支两万人的重骑,无他,财大气粗罢了。
    毕竟比起南周,齐国与北方草原接壤,想要获得良驹并不算是难事,而且以齐国的国力,打造一支重骑似乎并不是难事,当然只是似乎而已。
    萧妙淽如今并未彻底掌握齐国大权,在她身下还有以临川王为首的宗室,双方最开始是合作关系,为了共同对抗太后而结盟。
    但现在太后已经没了,宗室想要从萧妙淽这里获得更多权柄,来稳固他们的地位和奢靡的生活,可萧妙淽也不是好相与之辈,她不愿拱手做一个傀儡,双方关系自太后薨逝那天便剑拔弩张。
    明面上,萧子岳有整个齐国宗室为助力,他本人更是掌握了齐国三分之一的军力,权势滔天,比起刚刚亲政的萧妙淽来说,可谓是稳操胜券。
    不过萧妙淽也并非没有努力,她常年笼罩在太后的阴影下,故此早早提前做了布置,在太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在内宫豢养了一批死士,这些死士为萧妙淽刺探消息,还可行暗杀之事。
    同时,萧妙淽靠自己努力拉拢了曾经依附太后一党的朝臣,他们大多数是太后一手提拔上来的底层官员,如今身居高位,自然惹来了宗室不满,投入萧妙淽麾下也算情有可原。
    就这样,中原三国,齐国陷入了内斗纷争,魏国则走上了穷兵黩武的道路,唯有大周在赵桓的带领下,正一步一个台阶,缓缓积蓄国力,等待着一飞冲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