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时光飞逝
作者:声花落雨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最新章节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时间如指缝间的流沙飞速划过,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三年。
    三年的时间里,大周在赵桓手里蒸蒸日上,海河晏清,真的做到了让百姓三年不闻战火。
    过去的百十年,百姓几乎无时无刻都能听闻战鼓声,每当战鼓之声奏响,预示着家中会有男丁被征召入伍,这些被临时征召的男子根本不会获得什么好的待遇,通常是给一把武器就推上了战场,战事焦灼之际甚至连武器都无法配齐,因此更不要说什么甲胄护具了。
    这些不过是战场上的炮灰,死伤也不会统计。幸运一些的不用上战场,却要在后方运输辎重粮草,为此累死累残者不计其数。
    百姓是单纯的,他们对坐在皇位上的人是谁不感兴趣,毕竟对他们而言本地的县令正就是天大的官了。而百姓所奢求的,也不过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子孙能绵延不绝。
    这几样东西,赵桓都给了他们。首先,赵桓将种痘法推行至整个大周,让所有百姓都受益,无数人幼儿免于夭折,如此一来为他在百姓间赚取了大量声望。
    在这个一切以农业为本的时代,没有了战火,百姓便可以安心从事生产,曾经因家中男丁不足而荒废的土地终于得到开垦,同时赵桓向各地州县派出工匠,指点他们兴修水利,许多沿海的盐碱地因此得以灌溉成为良田。
    与此同时,还有姚长卿和冯国才二人在大周进行的土地人口清查任务,这二人一个出身低微,一个出身冯媛亲族,互相配合之下,一个唱着红脸一个唱白脸,再加上赵桓派禁军和鸿骑卫支援,地方州县无不胆寒,任凭二人清查人口土地。
    根据姚长卿呈上的奏报,二人这三年为大周清查出了三十万户百姓,土地田产上万顷,这些都是从半死不活的世家大族和佛寺手里“抢”来的,靠着这些人口土地足以让大周国力再上一个台阶。
    二人明面上只是清查土地人口,他们同时还兼带着整顿吏治的重任。大周各地州县数百,其中关键州县都在赵桓掌握之内,例如江陵、三吴以及应天近郊。
    但其他地方,当初赵桓考虑到为了大周稳定,在他入主应天之初并未审查那些地方官员,而是让他们依旧领原职,这也就导致除非是鸿骑卫或是钦差亲自到场,赵桓对这些地方一无所知,哪怕他们是贪官污吏,手下人鱼肉百姓,赵桓也不得而知。
    不过现在大周政局逐渐趋于稳定,是时候该拿他们开刀了。
    三年间,二人奉赵桓之命革职查办了数名五品知州级别的官员,百十名县级官员,还有当地州县中不入流的胥吏更是不计其数。
    而这些空出来的位置,则交给了刚从太学学业有成的学子们。经过三年的研习,他们已经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而且赵桓闲下来的时间还会去太学,与这些太学生一起聆听夫子教诲,与他们一起商议国事,算是混了个同窗之谊。
    太学的成功,让赵桓看到了一丝曙光。当第一批太学学生毕业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在大周实行科举,得益于两种印刷术的出现,报纸和书籍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赵桓在各地兴建造纸作坊和印刷局,使得曾经贵如黄金的书籍成了白菜价,自此以后读书识字不再是世家大族的权力,普通百姓人家购买书籍,请人教授家中孩儿读书识字也不再是件难事。
    正如有识之士听闻两种印刷术出世时发出的赞叹:“文治大兴!”
    推行科举,让赵桓手里多了一张好牌,彻底将曾经不可一世的世家扫入了故纸堆。
    从赵元宏开始,大周便不断打压世家,赵元宏的策略是扶持一家打败另一家,结果最后自己玩脱了,让平阳张氏成了尾大不掉的一颗心头刺。
    到了赵桓这里,对于世家他没什么好说的,一群目中无人的囊虫,他们趴在大周身上已经吸饱了血,是时候让他们吐出来了。
    对这些人赵桓没什么客气,唯有一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靠着铁血手腕,曾经不可一世的平阳张氏,蜀中卫氏,以及后来居上的安远侯韩处钧皆被他扫灭。
    若是老老实实安心做个富家翁,赵桓可保他们家门长盛不衰,可若还想恢复过去那样意图把持朝政,置家族利益于大周之前,那赵桓可是绝不会客气。
    军事上,赵桓一扫过去的大周冗兵过多不堪一战的困窘,裁撤了大周大部分士卒,这些士卒被放归回乡,同时赐下土地供他们耕种。
    从纸面上看,大周军队在数量上远不如齐魏二国,常备兵力仅有二十万,甚至连齐国半数的兵力都不到,但若是能仔细一窥这支军队却足以令任何人吃惊。
    首先是军队的披甲率,这二十万人达到了恐怖的六成,这个数字放在大一统王朝或许不算什么,但大周可是一个偏安国家,能让六成士兵披甲,可见赵桓之用心。
    对比齐魏,齐国披甲率堪堪达到了三成,不过这与他们庞大的兵力有关。至于魏国,则十分可怜,除了少数精锐战士,少有人能有一副甲胄,就算是有大多也是从齐人那里缴获来的。
    而且这二十万人,大半都是经历过战阵的老兵,经过战火洗礼的他们远非那些临时征召的百姓能比。
    最重要一点,这些人都有着极高的战斗意志。这二十万有出自赵桓嫡系邕州军的士兵,也有出自禁军体系的士兵,他们虽分属不同山头,但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对赵桓无限的忠诚。
    赵桓对这些士兵可谓是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赐土地田产,没有成家的还会分配女子,上了战阵与他们同食同住,哪怕战死了,朝廷也会赡养士兵的家人,直到他们的孩子成年。
    有赵桓这么一个爱兵如子的主将,麾下士卒自然会效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