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渭水桥上盟白马,显德殿内弄弓刀
作者:流云舞天风   隋唐天字七书最新章节     
    老成持重的萧瑀挺身而出。

    他抓住李世民的马绳,坚决不让李世民单独面对颉利。

    在这一刻,萧瑀心中升起感叹。

    那个马背上,气宇轩昂的曾经的秦王,或者无数次象现在这样英雄盖世。

    但现在已是一国之主,是李唐的皇帝,他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行动,都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但李世民非常清晰而深刻地明白,一上战场,任何身份都不会帮你赢得胜利,够狠够绝够冷够准,才可能笑到最后。

    他看了萧瑀一眼,他知道他的担心,但也非常明白,自己同样肩负战胜突厥的使命。

    个人的利益,真的已不再重要。

    要想赢得对突厥人的战争,就必须得到他们的尊敬。

    害怕,就会输一辈子。

    他只有站在突厥人的身上,李唐才会赢得属于他的尊严,那些尊贵的荣誉,他的父亲,包括他自己,曾经失去过。

    当时是不得不为,但现在,也到了不得不加倍收回的时刻。

    他李世民要让世界看到,他虽然用非常的手段,得到这个国家,但他却比任何人,更适合这个国家。

    这就是他一生的使命。

    他和萧瑀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李世民轻声但坚决无比地萧瑀说:“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

    渭水对岸,风声猎猎;渭水深流,静默无言。

    李世民单人独马,挺立高岸。

    那一刻,颉利心中涌现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感情。

    他觉得对面那个人,似乎已化身为一尊佛,一个天神,似乎给自己一种永远无法战胜的压迫感,或者,也是错觉。

    在那一刹那,颉利可汗有些分神。

    李世民清晰但富有穿透力的声音,隔着渭水传了过来。

    他责备颉利背负盟约,无故入侵,现在自己城坚粮丰,兵精将锐,守则固,攻则克,而颉利却远道而来,诸君惊疑不定,屯坚城之下,远离后方的补给,在战在和,一言可决。

    颉利恍惚之间,想起了自己手下的各位将领,向李世民请安问好的情景;也想象着执矢思力,在长安城中的生死不明。

    他来时一腔孤勇,在渭水之边,却似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马鸣风萧萧。

    他看似兵强马壮,心情却好像风中柳絮水中萍。

    颉利可汗摇摇头,这并不是他的性格,更不是他的作风,但李世民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勇气,让他第一次心生犹豫和怀疑。

    他感到这次入侵,和以往有些不同,但到底哪里不同,他却说不上来。

    情势不妙。

    仗是没法打下去了,那就和谈吧。

    就当这十万大军,是送给李世民的登基礼,陪他放了一场灿烂无比的烟花,只是自己为什么这么落寞?

    当然,这么大阵仗的烟花费用,那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李世民诚意满满,愿意承担这个花费,他给出了远远超出颉利想象的好处。

    双方握手言欢,达成妥协和共识。

    渭水便桥,白马见证,歃血为盟。

    颉利可汗退兵。

    他在骑士们扬起的漫天灰尘中,扭头望向高耸的长安城墙,那似乎是他一辈子,再也无法登上的天国之梯。

    他双眼露出一抹不经意的哀伤,拍马赶上大部队。

    此去天涯万里,再无归途。

    这是突厥,也是颉利最高光的时刻。

    当他动身北返时,突厥这个庞然大物,即将发生惊天巨变。

    颉利可汗将必须立即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忧外患,一个庞大的帝国,将以一种让人无法相信的速度,飞速枯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李世民的日子就要滋润得多。

    他首先接受了群臣的发自内心的赞美。

    李唐上下,显然一致认为,能定立城下之盟,能用金钱解决突厥的退兵,已是上上大吉。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李世民虽然是无敌的统帅,李唐的军队也足够为他所用,但他刚登基,国内政局依然暗流潜涌,如果在战场之上,不能一战致胜,即使陷入长时间的持久战,也将面临很多不可预测的危机。

    李渊还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血还未冷,李唐的几个主要军头,虽然忠于这个国家,但还没有完全臣服他个人。

    可以预计,只要和突厥在战场之上,稍有风吹草动,长安城的政坛,立即会引发山崩海啸,这是刚刚杀兄屠弟的李世民所无法承受之重。

    能用金钱让突厥退兵,是一个无法希求更好的结局。

    李唐国内,就像打了胜仗一样。

    他们觉得,度过了这个难关,李唐就再也不会有迈不过去的坎。

    吹捧是肯定需要的。

    扣马固谏的萧瑀心悦诚服地说:“突厥未和之时,诸将请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

    完美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李世民显然也心神俱悦。

    他颇为得意地回答说:“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李世民豪气上涌,接着预测了李唐和突厥的未来。

    他充满自信地说道:(突厥)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

    李世民志得意满地反问萧瑀道:“卿知之乎?”

    萧瑀非常上道,他心悦诚服地再拜道:“非所及也。”

    李世民并不只是说说,他是行动派。

    李世民来真的。

    他立即开始准备对突厥的战争,多年的军事生涯,让他非常清楚突厥的可怕战力,他知道,要想和突厥决战,就必须要建立一支庞大的精锐骑兵。

    他的玄甲精骑虽然以一当十,足当精锐,但人数却远远不够。

    他需要更多类似突厥一样的能驰骋在马背上,弯弓搭箭的战士。

    李世民知道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他不急,只要开始,就不晚。

    一步一步去走,他相信,只要往前,就一定有见到成果的那一天。

    李世民正式对军队下诏,大唐十二军,李渊曾经在天下大定后,马放南山,但迫于突厥的压力,早就重新恢复建制。

    李世民在诏书中豪气干云地说:“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筑苑,专习弓矢,居闲无事,则为汝师,突厥入寇,则为汝将,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

    他亲自担任箭术教练。

    皇帝在内廷显德殿,开设演武场,这种以身作则,上有所好的氛围,对于士兵的激励,足以让他们荣耀三生。

    训练的规模巨大。

    李世民每天都命令几百个战士,轮流进入显德殿,他亲自示范、手把手教他们箭术。

    对于那些箭术优异,进步神速者,给予直接的物质奖励。

    弓、刀、帛,李世民不吝赏赐,他让李唐的军队,保持了一种高昂的斗志,和强悍的个人素质。

    当然,还有为将为兵,一心为国的荣耀感。

    养兵千日,终有一用,每个士兵,都在热切盼望建功立业的时刻。

    君臣一体,劲往一处使,这是最好的大唐,也是最强的大唐。

    但李世民的身份毕竟不是以前的秦王了,以前他可以随着性子,自由冲锋在一线,但他现在的身份是皇帝。

    皇帝和皇权,规矩当然要多很多。

    文臣们不乐意了,他们苦口婆心地进谏说:“于(法)律,以兵刃至御在者绞。今使卑碎之人张弓挟矢于轩陛之侧,陛下亲在其间,万一有狂夫窃发,出人不意,非所以重社稷也。”

    这当然是老成之言,也是无数次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之道。

    就事理而论,也无法辩驳。

    李世民不循常理的做法,甚至招来地方官的反对,韩州刺史封同人,就一路狂奔到长安,向李世民切谏。

    但李世民心坚如铁,一律不予同意。

    他发自内心地说道:“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

    这并非李世民矫情,这是他当时心中真实想法。

    他起于行伍,长期在战场之上征伐,思想和理念,确实和文臣有非常大的差别,这也是李世民独特的魅力,也是大唐包容万象,辉煌灿烂的性格和气质来源。

    固步自封,只能培养优柔寡断,暮气深沉的政客,大唐王朝需要李世民的朝气和活力,时代,也需要他锐意的进取。

    李世民推心置腹的教授和期望,让军队和士兵感受到真切的鼓舞。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几年之间,李世民就建立了一支足以征服世界的精锐部队。

    他期待能有初试锋芒的一天。

    他将目光望向遥远的北方,那是中原大地,从来不曾解决的心腹之患。

    星汉灿烂,天下同此一轮明月。

    今夜的颉利,你又在忙什么?

    颉利可汗没有李世民这么多的多愁善感,他现在焦头烂额。

    漠北要变天了。